无锡地处江南。水陆纵横,物产丰富,鱼米之乡。民风文弱。跟上海人一眼看齐。吃起东西来,也是小家子气。孔子说:“食不厌精”,那就是说无锡人的。精细得紧。
当年去济南,吃大白馒头。第一口下去,没尝到肉味。第二口下去,大半个馒头没了,还是没肉。琢磨一下味儿,那口中仿佛有一点油腥气。早被囫囵吞枣下肚了。那么壮硕威猛,高头大马的大白馒头,内核却如此袖珍。令人绝倒。
山东哥们跟我说:要吃馒头,就得就汤。他顺便做了表率:一口馒头一口汤。我怎么看怎么觉得象馍。
在北京。我见识了传说中的窝窝头。
曾经听说北京有怀古风潮。吃窝头喝豆汁又成一景。我在南方吃惯了豆浆,心里琢磨这豆汁与豆浆想必是同釜兄弟,这窝头与白馍也是血肉相连。那天我永难忘怀:珠市口,某家小店中,我端过朋友郑而重之的递来的豆汁,喝了一口——“扑”一声,当场给我糟践了一半。酸涩无比。有种难以名状的馊味。我早被南方精细饮料惯坏了的舌头当场拒绝合作了。
窝头是后来尝的。也是吃了两口,便满负浪费粮食罪恶感的放弃了。着实难吃。
在南方,肉馒头与北方其实相差不多。只是肉多肉少,面软面硬的分别。大多数情况下,是一口下去不见肉,两口下去方见馅儿。肉是准定少得可怜的。而且——说句实话,那肉委实不太可口。所以大多数时候,我倒是喜欢吃素包子。
在无锡,有功德林的素包子卖。围买者众,多数是行善积德的老头老太,小半是我这般尝新的孩子。素包子不比肉馒头,有那种大而无用的壮硕外形,看去还算玲珑。一口下去,内里鲜味四溢——我常吃的素包子,这馅有讲究:须是豆干,青菜,黑木耳,另有一些奇门花样,做成一团,吃下去煞是爽口好吃。那馅,一咬便化在口中。柔腻清爽,鲜甜可口。胜似那肉馒头百倍。
无锡最牛的,还是小笼包子。上海也有小笼,但略显太甜了些。宁波汤包倒也相当好吃,但是那汤略稀薄,没那般的味道。
无锡小笼包子,最有名的是王兴记。那是百年老店,和卖无锡肉骨头的三凤桥隔街相对,气宇不凡。不过现今王兴记的小笼包子不是很好,有些退步。似乎致力于鸡汤混沌的开发了。
我所住的地方附近,前年开了家店,号曰:“超王记”,那是压倒王兴记之意。那家的小笼包子,可口得很,但是略显油腻了。饶是如此,每次周末,我和老爸睡了懒觉,便去那儿吃两屉包子一碗云吞,把午饭早饭都包揽了。也是懒人吃法。英国北部管这叫 break-lunch。
每周六早,去到超王记。规矩是顾客盈门,门口白烟腾腾,那是包子们在被加热。店中门庭若市,热闹非凡。我和老爸照例要两屉包子两碗云吞。然后坐下来等。少倾,包子上来。各取一小盏,倒少许醋。取筷,夹一包子,沾少许醋,入口一咬,那包子薄如蝉翼的皮便破开,鲜甜热烫的卤汁直流出来,就口吸罢,再下嘴一咬,把那一包卤汁并那纤巧可人的肉馅一口吞了,连皮带肉,直接下肚。爽快无比,口有余味。等到云吞上来,先喝一口鸡汤,解解口中的油腻。尔后吃一个包子,喝一口鸡汤。包子吃尽,继续对付云吞。那云吞皮子爽滑,不待多言。按例每一个云吞中有一个虾仁。若说那小笼包子是口味甜重的浓点,那云吞便是清爽怡人的淡汤了。倘是阳光日子,靠着窗坐,如此吃罢一顿包子云吞,便觉得身心具爽,着实是难得的享受。
-全文完-
▷ 进入张佳玮·信陵公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