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百岁“人瑞”杨本芝自然文心

发表于-2011年09月27日 下午6:14评论-3条

毕业四十多年了,同学们天南海北,相逢一定不相识,是勿容置疑和比比皆是的。前天通知说,老人节快到了,同学们聚会一下,我们也步入老年行列了。很遗憾,八十六岁的老爸在我家,不能赴会。可是,同学们不但理解,而且打来一个个祝福电话:家有三宝,首推一老。爹妈在世时,不感到什么,不能好好的珍惜,爹妈去世后,才会留下永远的遗憾,你能侍奉八十多岁的老爸,是你的福气!可不是,我们这样的年纪,老爸或老妈在世的,已经不多了。同时,我们也在一天天、一年年的老去。

人生七十古来稀。享寿100岁,就称为“人瑞”。我市百岁以上老人十五位,真正是硕果仅存。在市领导关怀下,前几年,这些老人每月领二百元生活津贴。今年,市老年学会新的创意是:张玲会长,挥毫泼墨,为15位百岁寿星赠画祝福,市领导亲自带民政局、老龄委等有关单位领导,看望慰问,除送上礼品外,还带市广播电视局、市报记者,为寿星们摄影、摄像,采访著文,登报并编辑出书。我戏谑、也不无真情的说:我们仿造太史公,为百岁寿星立传,也是史无前例了。

21日,我们一行,随市人大主任王可明、老年学会会长张玲、秘书长张宝金、民政局副书记郭素琴等领导,到吴村镇潘村,看望104岁的老寿星杨本芝老人。镇党委书记付九忱、镇长牛中林,早在镇政府门前等候,我们就直接驱车潘村。

杨本芝老人,虽未曾高官显宦,也不是百万富婆、大腕明星,更没有什么丰功伟业,甚至一技之长,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再平凡不过的农村妇女。但是,可是远近闻名。毕竟,百万富翁,比比皆是,而百岁老人,则屈指可数。不约而同,我们的话题,自然而然聊起了这位百岁寿星。镇领导和工作人员,滔滔不绝、如数家珍的谈了起来,特别是常来看望的镇办刘会芹女士,知道的更为详细。

杨本芝,女,汉族,光绪33年,也就是1907年,11月5日出生。经历满清光绪、宣统两代皇帝,正宗的前清遗老。

娘家就是本镇杨起营村。父杨纪世,82岁病逝,母早亡,兄妹8个,4兄1姊2妹。101岁的幺妹秀英健在,家峪河镇马庄村,其它几兄妹均享年古稀之上。

老人18岁适本镇潘村,夫李名臣,54岁因肺结核病去世,生1男5女。子子英现年85岁,幺女76岁,其它三女,现均80岁左右,生活在本镇。老人玄孙李永铨(13岁),五世同堂,务农为生,家和庭顺,邻里和睦,长慈幼孝,幸福美满。

老人一生淳朴善良,为人厚道,性格开朗,心胸宽广,能与家人、邻里和睦相处,遇事从不往心里去,勤俭持家,手脚勤快。2010年春天,还一直能做些简单家务,如针线活儿、掰玉米棒等,不肯休息。2010年夏,因肠胃不好,身体不如从前,听力下降,但思维清晰,生活还能自理。

目前,老人和儿子,跟长孙李瑞中一家生活,生活起居,主要有儿子照顾。外出走亲戚或看病,主要有正当年的曾孙,33岁的李宏宝管。做饭靠孙媳妇王小枝(57岁),一日三餐,家常便饭。早餐一杯牛奶,一碗鸡蛋水;中午喜吃汤面条或糊涂面条一类松软之饭;晚上一碗米或面粥,加一块馒头。饭后,在室内院中散步,活动筋骨。晒晒太阳,生活规律。高兴了,就哼几句旧社会民间的俚曲老调,河南坠子、豫剧、快板书什么的都有,最“拿手”的还是歌曲“东方红”和豫剧“朝阳沟”。和人们谈论最多的是:民国三十二年的逃荒要饭、日本侵略我国时的兵荒马乱、人民公社时的轰轰烈烈和上世纪六十年代时的吃糠咽菜等等。经常还喂喂几只小鸡,收收鸡蛋,真正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八十老汉去开荒,一日不死过时光(劳动、生活之意)”。

镇领导和有关人员,自然熟人熟路,不用问路,直接进了她家大门。

我们一眼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太太,坐在堂屋厦沿下的沙发上,享受着中秋清风凉爽和温暖太阳的日光浴。满头银发,大部分已经变黑和正在变黑;满面红光,表情生动,要是一位伟人,一定会说是神采奕奕;上身穿一件大红丝绸夹袄,间着黄花,艳丽夺目,光彩照人。旧式对襟,一排排做功精致的布料圆蛋扣子、和一针一线缝制的扣门,整齐划一,又显得古色古香,端庄肃重。

提到夹袄,又不得不一费笔墨,也就是棉衣、棉裤不加棉花的两层布衣服,外面的一层表,是新料所做,里面一层就可以是旧料。成语表里如一、表里不一、表面文章、表里山河;俗语说的衣服、被褥“里表新”等等,就出典于此。过去,可以说几千年来,是没有什么毛衣、保暖内衣的,在春、夏、秋、冬之交,就穿这样经济适用的衣服。

更使我们惊奇不已的,是迎接我们的老人的儿子——85岁的李子英老人,身材魁伟健壮,步履矫健(不亲眼目赌,读者一定不会相信),目光炯炯,声若洪钟,快步迎上,和我们一一握手。突然映入我脑海的是,这一定是个长寿家庭!

写起来话长,其实,就在同时,老人满怀激动的说:你们来啦!坐下!快坐下!福运(子英老人乳名)

快拿板凳!颤颤巍巍站起,向我们走来。王可明主任和张玲会长,赶忙上去搀扶住她:快别动!快别动!不劳大驾,我们是代表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看望你老人家的,这满院子都是晚生后辈。我们,连同她们全家,几十个人喜笑颜开,满院子喜气洋溢。为增添喜庆气氛,我半开玩笑的说:“老奶奶,两个七品县官,一搀一扶,好尊贵、好威风啊”!老人虽然依旧然满面春风,但是,我感到,老人的听觉有问题。志英老人忙告诉我们:“老妈耳朵有点背,贴近她耳朵才能听到。有时声音大了,她还生气:我怎么啦?吵我?一个巴掌就搧了过来”。张玲会长接下来说:“搧的好!搧的好!有福气!有福气!我要到85岁,还能挨老妈一巴掌,就太好了”!我也趁热打铁:“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85岁呢”!张会长贴近老人耳朵,大声说:“老奶奶好!长命百岁好”!老人笑逐颜开,连声说:“好!好!你也长命百岁!你们都长命百岁!”。王主任转过身来,对我们大声说:借老寿星吉言,我们都长命百岁!一片掌声和欢呼声响彻院内墙外,把气氛推向了高*。是啊,我们这次来的好,得到百岁人瑞的百岁祝福,是莫大的吉祥幸福。我们走近了百岁老人,我们也可以走近百岁,拿张玲同志的话说:我们沾到了人瑞的福气和寿气。

在喜庆热闹的气氛中,谁也没有料到的是,“没有共[chan*]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从杨本芝老人口中,断断续续的哼了出来。在一阵阵掌声中,随着老人的节奏,我们跟着南腔北调的唱了起来,歌声伴随欢乐的气氛,弥漫在这农家小院,飘向遥远的天空。

尽管儿子的儿子的儿子,拿来大小不一的高椅矮凳,人们都依然兴高采烈的站着,这不仅仅是对老人的尊重,还是为了方便“手舞足蹈”吧!只有王主任和张会长,亲切地坐在老人身旁,耐心和老人作艰难的交谈。虽然老人有点耳聋,但是眼睛还好,思维还算清晰,谈话还算对口。“她听不清楚时,靠人们的表情和口形,也能知道话的意思”,志英老人解释说。她说的最多的是“谢谢”、“好、好”等等日常用语。当然,还时不时的安排儿孙们给客人拿苹果、香蕉等水果。总是一遍又一遍的催我们吃这个、那个的。“吃吧,家里多着呢,我这么大岁数,看望的人多,拿的东西也多,我也吃不完。有些也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反正很好吃,以前没有吃过”。正说着吃喝,老人突然换了话题:“小枝!饭做好了没有?今天人多,用过年的烧柴禾锅做吧,东屋后有柴禾。炒些鸡蛋,怕有些人不吃肉腥”。“老人还管家务事?”“老奶奶还是人老心不老,什么事情都要管,全家人起床、睡觉,什么时候种地、收莊稼都管,有时年轻人看电视也要管。尽管很多观念还是解放前的,我们都理解她,曾祖父去世早,就是她一个人当家,把我们这个家撑起来的”曾孙李宏宝深情的说。

正说着话,老人起身站了起来。我才发现她还没有用拐杖。我们还没有来得及问话,孙媳小枝就说:“奶奶,不用喂了,我刚刚喂过”。笑着对我们说:“她操心喂小鸡,比对我们吃不吃饭还操心”。“那一天不是忘了喂吗?前两天下雨,玉米不是淋在屋顶上了吗?什么事情都要我操心,我死了,看你们咋办”。老人一句话,又引起一阵笑声。

“老人家还能干活?”,“能,就是扫扫屋子、院子,喂喂小鸡。去年领导来看望她,还在拆缝被褥,还能到我家掰玉米。去冬生了一场病,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肠胃病,就不行了。今年去我家,就要搀扶,也做不了多少活”曾孙说,他住在另院。同时,他还告诉我们一个“偏方”:“老年人天天喝奶很好,几十年来,老奶奶天天喝奶,这么多年了,这么大岁数,跌了七、八次,一次也没有骨折,亲戚邻居都说是补钙的好处”。

时近中午。我们一进门,就和村干部和志英老人明确肯定的说,这么多人,不在这里吃饭,我们是真心实意来看望老人家,一定不能给你们添麻烦,并专门指派一名镇干部“看”着她家里人,不让他们做饭。

这样,就由她儿子哄着她:饭要好了,人多,天气也暖和,我们在院子里吃饭。反正你和我们吃的不是一锅饭,你也进屋歇会儿。

她躺上床,还是不停的说:“让人家吃饱,让人家吃饱”!在一遍遍“让人家吃饱”!的亲切嘱咐声中,我们一个个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路上,我们总结了老人长寿的几个原因。一是基因遗传。解放前人们生活、医疗条件极差,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35岁左右。农村尤甚,其父杨纪世,享年82岁,兄妹8个,小妹秀英健在,年101岁,其他兄妹均享年古稀之上。其1男5女,子志英现年85岁,幺女76岁,其它三女,现均80岁左右。二是仁慈善良、心胸平和。其家虽为富农成分,阶级斗争年代,属于敌人一员,可无民愤民怨,解放前家庭不仅没有为富不仁,而且,还常常照顾乡里乡亲。在“打土豪、分田地”和“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极左年代,不仅没有挨打,她自己反而说:你们斗吧,我家成份不好,就该斗,是这个政策,就该挨斗。三是家庭和睦、母慈子孝。老人的儿媳妇患病期间,就是老人喂饭喂水、端屎端尿侍奉到逝世的;而她的儿子——85岁的李志英老人,刚才还给我们一个不漏的详细讲解了中国历史上的“二十四孝”,他拿给我看的,就是他书写的李密的“陈情表”。四是豁达积极的人生心态。老人经四朝五代,百年以上,挫折磨难,人生坎坷,定是我们几倍,富贵不淫、贫贱不移,总能坦然面对。在早已是风烛残年、土已经埋到脖子上年龄,仍然做着,想着家庭的生产、生活。五是锻炼身体不辍,可她以劳动的方式,就是最好的锻炼身体方法。第六项,或许不能作为一项,我也想列出来,就是喝奶。其它,当然还有很多很多。

快下车时,王主任和张会长鼓励大家说:我们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和老人比起来,我们不但很年轻,甚至有些人还是小孩子呢。

而我,却情不自禁又想起了我的母亲。母亲两句话永远铭刻进了我的脑海:小时候,每当我淘气不听话时,母亲就十分生气的说,气我吧,气我死吧,把我气死了,就没有你这个亲你的妈妈了;当我长大了,“小鸟出窝”了,妈妈也老了,住在老家,总是对我们说,有空就多回来看看,见个面,妈妈以后死了,你怎样想见,也是永远见不着了,宁隔千里远,不隔一层板(棺材板),哭皇天也不掉泪!

不能奢望都人人百岁,但希望能在父母在世之时,多尽孝心!在小文结束之时,希望把我沾染上的一丝“寿气”,转到我85岁的老爸身上。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自然文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行文圆润自如,将人瑞杨本芝的形像娓娓道于读者的同时,还不忘升华其主题,
是的,不能奢望都人人百岁,但希望能在父母在世之时,多尽孝心!

文章评论共[3]个
静月清荷-评论

行文圆润自如,将人瑞杨本芝的形像娓娓道于读者的同时,还不忘升华其主题,是的,不能奢望都人人百岁,但希望能在父母在世之时,多尽孝心!at:2011年09月27日 晚上7:19

自然文心-回复谢谢!辞不达意而已。新闻报道?人物通讯?报告文学?叙事散文?四不像吧? at:2011年09月28日 晚上8:38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晚上好!at:2011年09月28日 晚上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