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六伏着袄、数九单衣带雨的云

发表于-2011年09月30日 晚上10:59评论-2条

《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600篇》

第92篇 六伏着袄、数九单衣

——演戏趣事4

“日月如梭”虽是套话,然而一点也不假,日子过起来无论是悲是喜,都呼啦啦如“梭”般的过。快也!虽然快却记忆还在,尤其一到老年,一桩桩一幕幕没完没了的“趣”与“乐”会不期然的蹦了出来。

一次在京演出,一位省领导去看望。演职员全回住处去了。剩一工作人员穿黑不溜秋的对襟旧棉袄——这是五十年前的事了却近在眼前,能说日子不快吗?

领导一看,呵,自己省的艺术人员怎这般邋遢与郎当?回省后他赶紧拨钱,每人发一套华达呢做成的“毛式”制服,外加一双皮鞋与一顶制服帽,一件风衣。嘿!个个“鸟枪换炮”。

这套制服带给过许多方便。一次去看戏没买着卧铺票,餐车软椅夜里空着,便往其中一个位子躺下,用帽子盖住脸,只露出制服和铮亮的皮鞋。

列车员走近身边轻声的叫了一声。大概看是笔挺崭新的制服和铮亮的皮鞋便没再叫,于是免了一夜煎熬。

又一次没买到长途汽车票。眼看没希望,只好径直往票房去问。不料才到票房门口,售票员主动问我要去哪里。看来也是笔挺崭新的制服帮了忙。

剧团生活有时很辛苦,也有时颇多乐趣。在外时间久了常要寻寻开心,甚至也“恶搞”。一演员把肥皂切小块用糖纸包着放在桌上。有人把它放进嘴里,嚼嚼后感到不是味。可是晚了,那泡沫越来越多,刷也刷不掉。

一次游长城。有人前一天用纤秀端庄的字体给一青年演员发信,亟言喜欢看他的戏,约他去公园见面。

忽然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那演员激动得不肯去游长城,本来还是他的建议,今儿他怎么也不肯去了,说是要去医院看病。

下午大家从长城回来,“关心”的问他身体如何。他只好说吃过药好些了,还拿出药瓶给别人看。人家心里都明白,一个个偷着乐。

也有真应邀赴约会的。五朵含苞待放的玫瑰,也就是五位美丽的女学生约一男演员去公园。那是电影《五朵金花》红火的年代。

他们一同英姿勃发的踏着绿茵茵小径,唱着《莫斯科的夜晚》,一路上,羡慕的眼光常常停留在他和她们,尤其这“白马王子”身上,一定是羡慕他的“桃花运”。

他激动得不能入眠,几天望着天花板出神,回忆公园的“花儿”与莺歌燕语,回忆如何“鸿雁传书”。可后来戴上了“右派帽子”,于是这令他久久难忘的风流故事成了思想检查的内容,断了“鸿雁传书”。

五十年后“鸿雁”再次把“书”传过来。还是那“五朵金花”。当然一个个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了。她们羡慕现在的追星族,忆及当年风华正茂时的浪漫便写了篇《追星往事》发表。

签名信与剪报一同寄来了,像当年一样邀请这位“白马王子”旧地重游。他又一次心潮澎湃、夜不能寐。可是自己照照镜子便婉言辞谢了。

那年,有个小演员随着演出,常带来旅途的快乐。比如,看见长安大街上的巨型灯后惊呼:“那大灯要花多少斤电呀!”孩子在灯光闪烁的十里长街目不暇接,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

是个女孩,来时才五岁,“借”来的,在舞台上活泼可爱。“大跃进”时文艺上山下乡为工农兵服务,小小年纪随成人奔波颠沛。

是那个演出没日没夜的年代,女孩不叫苦不叫累。夜里阿姨带她睡觉,遇上走路累了,叔叔们背她抱她,夜里怕她着凉,便一路讲笑话逗趣。

女孩红扑扑的脸蛋,一对小酒窝,两只短短的小辫子,口齿清晰、聪明伶俐,叔叔阿姨们都喜欢她。有时叫她在叔叔阿姨脸上打个“啵”,她会紧抱着叔叔阿姨的脖子,甜甜脆脆的“啵”一声,于是一声哄笑,另一叔叔阿姨也要她一“啵”。

在外地演出有时很受欢迎,可也并不总受欢迎。有人,当然是指政府的人带着看“戏班”与“戏子”的眼色。

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党和政府的“喉舌”,是辛辛苦苦的在为他们的事业而奔忙和“敲锣打鼓、摇旗呐喊”呵!甚至有些官员居然那般的冷眼相看。

曾有一上级干部来“蹲点”,看看演出中到底有哪些难处,有哪些问题。

也许他们原来以为演出如同游山玩水,似逛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他们经过“蹲点”才有了些明白。我忽然想起一首打趣的古诗,不妨借用:

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

若叫.鲍老当筵舞,当更郎当舞袖长。

这位“鲍老”跟着我们跑跑颠颠,有时他也上台参加跑跑龙套、搬搬布景。于是,他深有所感,觉得:“一路上有太多的‘沟沟坎坎’”。

演出中演员是很辛苦的,身上冷得打抖却常常还要摇着扇子,大热天又穿上了“皮袄”却还得喋喋不休的叫冷,可不是快乐又好玩哦。

一演员正身怀六甲突然有任务,要她扮演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为了演出她只好用布条一圈圈的扎紧。心里不断的念叨:“囡囡,忍着点,妈妈实在对不起你!”

丈夫安慰她,把耳朵贴着她的肚子听后对她说:“放心,孩子好得很,还在叫我爸爸呢!”演出完了才赶快一层层解开,让肚子一点点的鼓回来。孩子被解放了,他们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长期在外,妈妈想念留下的孩子,孩子也想念妈妈。一孩子给妈妈写信说:“真想妈妈早点回来,妈妈在家,就是天天骂我也是高兴!”妈妈看过信后潸然泪下,怎能忍住呀。那位官员渐渐的体会到,如果自己在这“齿轮、螺丝钉”里,真的可能更“郎当”更“舞袖长”。

过去日子里相当艰苦,财经制度还特“严格”,或者叫做财会人员特“抠门”,子夜过后才能发夜点费。夜里拆台或装台后肚子里已经发出不满的咕咚声,可才十一点怎么办,啊啊,只好盼望子时的钟声快响起。

一次,阳春面每碗二角五,夜点费却二角,面店的老板呆板,财会人员又机械,找个人各收5分又说不出口,于是只好让大家的肚子咕噜咕噜的“打官司”。

想起当年生龙活虎般的演员,现在一个个都已龙钟老态,于是浮想联翩。试作长短句一首以资纪念,缅怀已经离去了的同仁们:

六伏着袄,数九单衣,不问山隘崎岖。辗转颠簸各地,志坚不移!充当喉舌一生,作齿轮和螺丝钉。澡堂住,庙宇宿,没齿也难忘记。

日日风雨劳顿,苦心劳身,又兼日夜难眠!而今犹记当年,笑笑嘻嘻!忘却辛勤疲劳,与人乐,亦自乐矣。俱往也,问不知而今何夕?

《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600篇》 

http://blog.sina.com.cn/dydyabc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带雨的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曲径幽通点评:

正如一句话说的:“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作者以诙谐的文字,抒写着有趣的故事,那种乐观向上的态度,确实令人佩服之至。欣赏并推荐!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2]个
曲径幽通-评论

在这举国同庆之际,祝朋友节日快乐!欣赏佳作,问好!at:2011年09月30日 晚上11:29

文清-评论

国庆节,祝朋友节日快乐,事事顺心!at:2011年10月02日 晚上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