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伯夷传》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老庄申韩传》月:“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近人钱穆之释有两说,一为“君子亦有意见行迹之不同,然同于道则可相与谋。惟小人贼道者,有善恶邪正之分,斯难于相谋矣。”一为“道指术业,如射与御,各精其重,不相为谋也。”(《论语新解》)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植物既然如此,何况是人焉?大千世界,众生万象。不同的面孔,不同的信仰。可是芸芸众生里我们还是相识了,在命运轨迹的某个点上我们产生了交集,即使各有各的路要走,可丝毫不影响我们在这一刻的相识,不管在这场相识里,对自己是敌是友,我们都要平静对待,获取自己想要的那份收获与意想不到的益处。
想想身边的,甚至几十年的好友。同桌而食我爱吃鱼肉,而他爱喝汤,虽然嗜好所不同,但并不妨碍之间的交往,甚至彼此间还记得对方所喜爱的食物,每每聚会同餐,都会特意点上他人所爱。同在一桌每个人尝到了自己所喜爱的食物,大家都感到很舒服。如若我偏偏就说我不爱喝汤,朋友自然不会因此排斥我,但如此矫情的话,还是不说为好,不过是小小的不同,何必挂在嘴边,弄得人尽皆知。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其实,。朋友之间,重要的不就是相互了解,相互理解,帮助与原谅。何必锱铢必较,看重利益权势呢?
若是能体会到“不同道,可为谋”中各自互异的本质,那么便会对彼此间的差异成为趣,不论双方有什么缺点和不同,都要学会坦然面对这些缺点和不同。不必批评指责,不必排斥,更不要私人私语的诽谤他人。久而久之会把这些不同和缺点改变成为优势和互补,岂不是大大提高了个人的思想品质。
生命是有限,我们却可以将它拓宽!我们总是要寻求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古人的高风亮节固然重要,现如今的各取所需也是不可欠缺。
彼此之间从互不相识到成为知己,不就是从双方不同的地方找寻到了,知趣相投的的一方吗?“道不同,可为谋”,大家意见不同,平摊在桌面上,细细讨论,由不同走向相同进而走向更加完美,这才是人与人合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道不同,可为谋”讲的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新态度,一种人与人合作的新主张,一种既能保持自己的风格又不破坏他人的想法。体悟到“虽为敌,亦可友”的道理,对自己对朋友甚至是敌人给予正确的评价。
既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没有妒意猜测,而是虚心接纳,这才是人与人存在的价值!
人生就如一场旅行,我们带着自己的希望与理想踏上征程,期间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我们要学会找到同盟军,更要学会“化敌为友”。不是每个人都能陪伴我们走完整个旅途,中间有人走了,有人留下,有人直行,有人走向另一个岔路口。可是当征程结束时,我们的行囊里除了最初自己的东西以外,更多了许多人的优点与缺点,我们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帮助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
-全文完-
▷ 进入雅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