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的老师对我有多在的恩典;我不知道,我的老师可以用如何美妙的词语来形容-活泼、幽默、美丽……我那语文老师-永远的老师—陈蓓蓓。
三年的师生谊,何以磨灭?
印象最深的,还是陈老师那束油亮的马尾。
三、四年前,开学的第一天,烈日炎炎,虽然已是了九月,可却丝毫没有秋高所爽的味道,蒸人的暑气,早已谢裉了同学们的新气象,散散地一盘沙。陈老师-那时的高大*郎,身着白色的男式衬衫,男士的风度,女人的嫩柔,马尾不停地跳跃着,活力顿时渲染了整个教室,同学们七嘴八舌起来,有的说她才华横溢,有的道她初出茅庐。。。。。。。她也在一边仔细地听着,氤氲着甜蜜的笑容,待到议声渐渐淡去,她才用她那丰满润泽的声音,向同学们自我介绍,这如同春风的声音,简直让人难以抗拒,可能是因为刚生完孩子,她的手指,就如同箍了几十个戒指,每一个关节,都有天使光环一样的圈儿。
就是那一年,陈老师把我这初生牛犊引领向了舞台,第一次,我感到粉墨登场后的荣耀。
这就是缘分?
是的!
陈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四年级的暑假,在她家学习作文,眼看着同伴一个一个走去,我肚中也饿得咕咕,泪水也不觉湿润了眼眶,这时,陈老师拍了一下我的肩:“嗯?丁颖啊?家里人没来接?在我家吃吧!”我的头埋进了那白腾的蒸气里,两滴硕大的银箔,顿滴在了碗中。
唐洋小学2008至2009年的五四班级,永远都是所向披靡的,仅仅一年时间,陈老师将我们驯化成了一群充满杀伤力的黑马。校刊《火炬》几乎成了我们班的专栏,均分甚是比别班众寡悬殊,再加上班主任许小燕老师与张爱华老师的努力,更是锦上添花,更胜一筹。
痛惜的是,陈老师的清音,早已成了历史,我们的判逆,我们的矛盾,使得这位可爱可敬的老师,为我们煞费苦心,七十六个的作业,使她到深夜,一次与别班的拔河较量,她喊破了嗓子-她的喉咙,哑了,五年级结束了,再次听到她的声音,同学的鼻子都酸了,蜡炬成灰……
不!还没有结束!
六年级十分幸运,又是陈老师教我们语文,我回到家中,久久不能自己,恣情大笑,马尾成了披肩,她的嗓音只有提高三十分贝,才能有先前的洪亮、圆润、豪情。
我们这些小草,在三月春风下,又萌发了活力,陈老师让我们在太阳下做了几十分钟的木偶,体会了当傀儡的行为艺术的乐趣,同学们无不面面相觑,也无不伤感。
六月下旬,陈老师带来了数码相机,摄下了同学们的动态全影,寻找了同学们发自内心的笑与喊,看到那段视频,老师笑着哭了,同学们笑着哭了……
如今,我升了初中,陈老师也转去了东台,可还是源源不断地收到陈老师发来的短信,她每一次都会用我舞台,无论是话剧,朗诵还是小品,都有陈老师的十分之九,即使有一次是自编,也不忘给我多加辅导――调达、孔繁森同志、小颖。。。。。。。而我则会每逢佳节送去祝福,今年除夕夜,我赠了她一首诗刊《谢师》:
红绿爆竹辞旧岁,赤金桃符乐新春。
云海如龙心自醉,美佳味肴夜团圆。
今夜无星无环玉,皎兔送虎天穹边。
对影三人一人剩,灯火阑珊念师恩。
回复时,她也赠予了我一首,并用“君”来叫我,我用“您”或“小蓓”来尊称她,顿时,友谊却比那师生谊来得更猛了些。
陈老师,每次打开“腾迅qq”“尊师”一栏,您的头像总是灰色的,您是在忙吗?那我祝愿您工作顺利,合家幸福。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想起陈老师那活泼的马尾,与我们活动的身影,我的心就受到了莫大的支持。她呕心沥血,在我心中筑了一座丰碑,无论生与死,我都要实现我的理想,因为是陈老师对学生的爱,给我了勉励,给了我信心!
可爱、可敬、可亲的陈老师,您可以用任何一个美妙的词语来形容,而任何一个美妙词语都形容不了您!
东台市唐洋镇中学 初一(七)班 丁颖
-全文完-
▷ 进入仓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