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懦夫的鸡血,口号者的口水枪松鼠吃松鼠鱼

发表于-2011年10月06日 下午4:04评论-2条

——谈中国式女权主义

这学期的邓论课辩题,初定是关于新婚姻法的利弊。不得不说小组抽选的题目还是不错的,但是题目如何阐述,首先就出了问题。有同学提议正方题目为新婚姻法损害了女性权益,这本来没什么不妥,但到反方阐述自己题目的时候,就出了大问题。有人提议定为“新婚姻法损害男性权益”,立刻遭到围攻,讨伐者大有将对方视为仇家的气势。商议许久,最后终于定为“新婚姻法没有损害女性权益”。

从这个题目的阐述来看,新婚姻法损害没损害男性权益,绝对是不重要了。使众多文静女生活动起来的原因在于提到了“男性权益”这四个字。反正损害没损害先不用管,民主的呼声是损害了女性权益,你这时候敢提男性,不先磕死你磕谁去。于是在这种呼声下,只好将题目改变以求字面之客观。

乍一看改的确实挺好,似乎另双方都满意。可正反方题目里,全带有损害,女性权益这些字眼,差的只是有没有的区别。如此论题,很容易给人一种潜在的观念,那就是新婚姻法的修订是针对女性的。

姑且不看新婚姻法的问题,从立法本身出发,立法者所求无非是平等二字,但所有的争论焦点都投向了女性角度,这不得不使人疑惑。中国真的如此关注女性权益,以至于争论双方压根没有提起男性这个词,甚至反感其出现?

这并非唯一现象,放眼诸论坛,乃是随处可见。假设某年某月某日,一失恋或离婚女子前往某论坛,哭诉自己遭遇并陈列理由若干,则回复中必出现老江湖的大姐大,她们一开口就是自己经验多么丰富,这个男的多么坏多么不可救药,喜新厌旧金钱主义伪君子等等词语绝对如人工字典般铺上去。如果她们生在汉朝,貌似应该是绝好的辞赋家。一群人里,也总是她们最激进,若该女子随其意向则罢,稍有不随,又立刻进行大教条主义之熏陶,从社会诸条框入手对男方进行人格剖析,最后得出早该一脚踹开的结论,好似她们都是预言专家,情场教授一般。

激进的网络青年早已被“愤青”一词扣了帽子,如今却不见大姐大们被扣任何帽子。她们依旧活跃于诸多论坛,进行着剖析人心之工作。被剖析者无不成为李甲式人物,双目蓦地黑到心。

也不论事实如何,是男人真不可救药还是有所冤情都可抛开,单看数年来重复式的剖析至今乐此不疲,这不得不让人有所疑问:为何这些大姐大会如此津津乐道的剖析别人的短处,当我们剖开伪装,所看到的是一颗慈禧般的心灵,真正能如此兴奋?

这样的“大姐大”们渗透于社会各个角落,每当时事热点出现,毫无例外的统一观点,统一结论乃至统一口号。放眼看去,我国的女权主义运动好像进行到了一个无可比拟的高度,且仍在白热化的传播着。不仅是恋爱,凡牵扯到有关现实的一切问题,她们都会将男性,将制度,将社会放到自己的对立面,坚决行动起来,以语言为武器,打倒所有概念上的敌人,其热情与全国革命不分上下。观者陶醉于眼前一片大好形势,不觉中茫茫然忘我之状。

而实际上,无论是家庭中,单位中还是整个社会中,一切问题依旧存在,并没有得到任何解决。对女性的不平等多少年来还是根深蒂固。所谓的女权主义,更像是一种自我解压,自我麻痹主义,在口水中寻求一种所谓的平衡感,从心理的角度,这一点很容易理解。

究竟是什么样的魅力,能使这么多人长期沉沦在口头的斥责之中,而没有丝毫的行动?这不得不从整个思想观念去做分析。

仔细分析很容易发现,中国的女权主义,存在于一种理想和空谈里,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寄托。当现实遭遇了不公,就用营造的心理世界来麻痹自己,以得到精神上暂时的解脱。国外的女权主义是经济,精神,责任种种方面的均衡,在每一个方面里,女性都要通过竞争去和男人享有同等的权益。而在中国,这个竞争过程整体被抛弃了,大多数人的寄望,都指向了竞争的结果。所以当遭遇现实问题时,直接通过幻想这种跳跃式思维来取得精神上的平衡。但很不幸,部分的扭转往往不能导入正轨,而所造成的多是矫枉过正。于是乎,中国式女权主义造就了一群群批评家,一群群怨妇还有更多的空想者。

但负面影响并不是仅此而已。在心理上获得了平衡的假象,对现实中的不公的斗争力度就有所减弱。当一个人能麻痹自己的时候,其绝不会继续拿出勇气斗争下去。一把手枪很容易让一个赤手空拳的硬汉变成一个手持武器的庸者,甚至变成懦夫。过度依靠精神上所谓的幻想阶梯,就像精神鸦片一样,进一步麻痹自己,陷入不断的循环之中。

中国式女权主义,是一种对女权主义的肤浅的,片面的解读与搬用。其中有利于自己和男性竞争的地方拿出来利用,其中提到自己和男性分工责任的地方视而不见,更重要的是她们都可以自我忽略这种视而不见产生的无知感,并大谈特谈其片面的地方,这是一种恐怖的意识魅力,该是长期以来饱受贫乏而产生的对资源变态的索取。

这当然也和长期以来中国的思想模式有关。封建诸朝,皆有限制言论自由的方式,以至于有话不敢说的时间太久了。突然撤去了这个桎梏,有什么话便要说,都不过大脑的说出来,先说爽了再想其他的,一下堕入反转模式里边。具体到某个人,这种前朝的克己式思维并没有去除,反而通过语言这个表面结构得到不正常的释放,其作用无异于不停的给白血病人放血,可想而知。

也许是几千年来的积病太久,不出现一次严重的矫枉过正不足以导入正轨。这总会牺牲那么几代人,然后去完成一个整体前进的过程,对整个国家来说,更像是一次深度的蜕皮。那些口头的女权主义者们,显然是被牺牲掉的一批人,可她们自己,从不曾发现。

口头上的激进者和行动上的懦夫共存着,经过长期的演变,终于使一个个体彻底的病变掉。大量的生活观念,社会观念,人际观念问题因此而引发。终于使这一类人成为不像女权主义者,亦不像传统女性,同时还不像精神正常人的怪胎。

无须去考量感情,金钱,保障等等方面的因素。对中国式女权主义而言,自己应该享受一切,男人应该承受一切,至于一切是哪些部分,就看她们喜欢哪些部分。抛开各种物质因素不谈,这种关系更像一种上下级关系。所以不满意的结果,就是随时可以离婚,像领导可以随时解雇员工一样简单,但离婚的自由,并没有增加下次婚姻的幸福概率。中国式的女权主义,无论在群体概念还是个体概念上并没有本质上的改良,反而将目光吸引向浮浅层面。

在金钱上,她们要求男人交私房钱,否则就是在外有问题。在思想上,她们要求男人尊重自己,不可偏向公婆,否则大哭大闹不算啥,离婚给你看。在道德上,她们要求男人都是表里如一的正人君子,否则就是肉体骗子。在权益上,她们要求自己的权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折扣,而对男人的权益未为在意。在责任上,她们要求男人承担尽可能多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范围并没有多少规划与思考。

这样看来,好像中国的女人都是女皇,中国人男人都是全心全意为女皇服务的机器人。男人们娶妻子,并不是为了成家,而更像是开了一个慈善机构。在这样一个慈善机构里,女性将能得到一切,属于自己的是自己的,不属于自己的也是自己的。所以新婚姻法认为男人的房子应该属于男人时,她们立刻爆发了,咆哮了,认为这是法治的昏庸与意识的倒退,应该不遗余力打倒的。

女皇们的思维,建立在一个由十数年贫富不公而造成的功利主义上。一切思维都遵循着跳跃模式,理想模式,惰性模式而出发,最终只会让自己加速堕落。而如何快速医治更多的伤痕,这时候就更需要这样一个所谓的慈善机构。很不幸,这个自我治愈过程本身亦被感染,将内在的治愈变为一种不可能的假象。

这样一个慈善机构,正是一部分人脑子里所幻想的世界。它可以平衡现实中的一切不公,忘却自己所受的一切苦难,仿佛羽化登仙,远离尘世。而梦醒的时候,就像折翼一般摔在地上,而她们没有思考如何去治疗伤口,而是幻想着下一次的飞翔。这样一个意识模式的积弊,将比一般的思维桎梏与矫枉过正更加严重。口头上继续成长,现实中继续枯萎,在幻想中当更强者,在现实中沦为更弱者。就像真实感比真实性显得更重要一样,这种所谓的价值感也远比客观的价值显得更重要,因此女权主义的呼声从未停止,且可以持续燃烧。中国式女权主义的杯具在于,它引导女性刻意追求价值感而不是价值本身,这种舍本逐末的意识,完完全全的愚弄并且牺牲了几代人。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松鼠吃松鼠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在我看来,女权主义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冲突是双重的:一重是虚构的冲突;另一重是真实的冲突。
所以,惟有提高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在整个社会全面实现男女平等的女权主义主张,这才是真正的将女权落在了实处,好文,读后获益。

文章评论共[2]个
平蓉静儿-评论

读文后很受益!!问好!!at:2011年10月06日 晚上7:35

文清-评论

国庆七天乐,祝朋友天天都快乐!at:2011年10月07日 晚上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