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语文新编]塑造一个健康的灵魂千古柔情

发表于-2011年10月18日 下午3:48评论-10条

今天上网时看到这样一则消息: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发生一出惨剧,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名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现在小悦悦在广州军区总医院重症监护室,接近脑死亡,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视频中,那飞驰而过的货车、血淋淋的女童和视而不见的路人不知寒冷了多少人的心。一个拷问着世人道德和良知的画面活生生地呈现于我们面前,这感觉,如同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的真实写照。两辆汽车,碾压着的不仅只是一名两岁孩子的小小身躯,更是那些冷血路人的良知。

想起三年前,我到小区附近的菜场买菜时,也亲身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在骑自行车赶路时被前面的电动车碰倒在地上,那“砰”地一声巨响吸引了所有路人的目光,而开车的男青年连头都没回慌忙将车开走。在大家的惊呼声中,我远远地看到几个人从四面八方围向出事地点,男男女女中竟没有一人伸出援手。当我走到人群时,看到摔倒者满脸鲜血且昏迷不醒。我叫了她几声,没有任何的回应,当即拨打120,当我抬起头迎着周围那些陌生而冰凉的目光时,所见到的却是尽显淡漠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情。那一刻,我的心真是凉到了极点。跌至地上昏倒的似乎不是那名中年妇女,而是众人那冷酷的心。

在现实生活中,不知道还有多少我们看不到的“孩子被碾无人管”、“有人摔倒无人扶”的情景在演绎,那一个个残酷无情的事实折射着社会最为阴暗的一面,肇事者在事故发生时不时想着积极救治伤者,将损失降至最低,而是选择逃逸。路人和围观者不是想着在别人需要时伸出援助之手,而是害怕惹祸上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怎么就不怕脆弱的生命因自己的漠视而失去抢救的机会,甚至消失。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唯有一种痛心疾首的感觉,人情如此之淡漠,无遗给了我们教育者一记响亮的耳光,当我们高呼提高人才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之际,从另外一个角度更应看到,重视教育中对人的灵魂塑造,是何其的重要。

作为一名社会人,身处于社会之中,先不要说什么见义勇为,也该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今天,就我们眼前所见到的、正受着伤害的不是其他生灵,不是用钱财可以买到的东西,而是生命啊,一个鲜活的生命啊!如果,倒在地上的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又会如何,能等闲视之吗?或许,很多时候,我们无需有如董存瑞为胜利顶炸药包的壮举,也不一定能有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但是,我们必须具有为人最基本的道德和有一个人最起码的良知,仅仅是举手之劳而已,既没有威胁个人生命之忧,也无需付出钱财之虞,何故于能视而不见,何故于能淡漠视之。那个曾经团结友爱的民族、那个在大灾大难来临之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关爱之举到哪里去了?

今天,当《语文课本新编》征文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我们是否也该考虑,在语文课本的内容中应体现健康灵魂的塑造。知识的掌握固然必不可少,但是,还有什么比塑造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更为重要。我们天天都在说培养人才,何为人才?人才必先成人再成才,如果不能成人又何来的才呢?我们在教育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时,大人们又在做些什么。没有人知道我们今天所培养的学生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但最起码应该是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人。

古时候,我们的先辈留下了“见善若惊,疾恶如仇”;“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诗句。孟子有云: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乃是仁、义、礼、智四种美德的发端。所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教育目的无非是要让人将失掉的善心找回来,恢复人的本性并且发扬光大。孔子也曰:仁者爱人。历代儒学家都强调修身为本,为此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可是,走到现今,怎么人格修养反倒成了问题?难得都将老祖宗的遗训抛到了九霄云外吗?只能说,是国人之悲哀。

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教育应以德行为重。对人的教育从来都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任何高尚灵魂的塑造都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不仅需要持之以恒的进行,还需要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影响。民间有一句这样的俗话“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要孩子学坏仅一分钟就可以,想让他们学好,却要花费很多的心血。罗兰有句名言“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塑造一个健康的灵魂远比学会高深的知识更为重要,那是能影响人一生的人格魅力。我们所需要的人才,不一定要有着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最起码,必须是一个有着健康灵魂的劳动者,一个有道德修为的人;一个有高尚灵魂的人;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一个敢于对不良行为说不的人。应该说,现在的社会风气还有许多不能尽如人意之处,改革开放让人们的生活富裕起来的同时,也造成很多人对物质的过分追求,甚至因此而淡漠了人心。人们呼唤道德的回归,社会期待美德的传承,现代需要文明风尚,就要真正从根本上根除中国人的劣根性,改变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等不良习气。

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生活在一个美的世界,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应该给孩子找到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孩子学会寻找生活中一切美的世界,感受美。《元史》记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呢?”许衡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它已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心灵需要自我维护。纯洁的心灵是智者所追求的,心灵有了污点,人生也就不再完美。

世界上有很多种美,除了心灵之美外,没有一种美能够长久不败,教育中对美好心灵的塑造确实不容忽视。任何一个健康灵魂的塑造都是不易的,因为那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而是实实在在的教育。语文作为教科书中的基础课程,课文内容的选择无不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形成。我们要纠正那些社会上已经偏离了道德轨道的一切因素,让孩子们在课本中感受人间最能永恒、最为灿烂的美——道德之美。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千古柔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静的一叶小舟点评:

中华美德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不断的被玷污,是到了重塑和发扬优良传统的时候了,在语文课本的内容中应体现健康灵魂的塑造,很好的建议。

文章评论共[10]个
风儿那么缠绵-评论

因出差欣赏来迟,请谅解!at:2011年10月18日 下午6:57

千古柔情-回复姐姐见外了,我这段时间挺忙的,倒不太上网。你比我勤奋多了。 at:2011年10月19日 晚上8:42

曲径幽通-评论

欣赏妹妹的观点,问好妹妹!at:2011年10月18日 晚上9:43

千古柔情-回复谢谢姐姐关心,你整天审稿,太辛苦了,奉上一杯热茶,祝好! at:2011年10月19日 晚上8:46

曲径幽通-回复谢谢妹妹的热茶!晚安! at:2011年10月20日 凌晨0:17

tjpbeifangren-评论

深有同感!人心冷暖,最容易受影响的是孩子。我们应当教会孩子些什么,留给孩子些什么?十几年、二十年后,社情是什么样子,人性又会是什么样子?堪忧啊!唉......欣赏佳作!问好柔情!at:2011年10月18日 晚上10:44

千古柔情-回复谢谢关心,祝好! at:2011年10月19日 晚上9:04

殊异-评论

拜读佳作,问好柔情at:2011年10月19日 上午10:13

千古柔情-回复谢谢关心,祝好! at:2011年10月19日 晚上9:05

文清-评论

拜读妹妹佳作,真诚的祝愿带给远方的你,愿你事事顺心,快乐相随!at:2011年10月20日 凌晨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