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捐——腐败的温床体制的毒瘤褦襶子

发表于-2011年10月20日 上午10:30评论-10条

发如韭,割复生。时下的反腐,之所以越反越腐,根源在于否认体制缺陷这种产生腐败的土壤。反腐把贪污涉案金额从百万反到千万;又从千万反到亿;时下已经从亿反到十亿级百亿级。面对这种赤luo裸的现实,即得利益阶层还公然否认体制缺陷,否认贪腐形势的恶化。这种瞪着眼睛否认事实的风气,导致上行下效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一大特色。

中国特色,可以具体地解释为否定一切自然规律。这种传统由来已久,但凡,“喉舌”鼓吹形势大好时,一定是出现社会危机;每遇到灾害,生产必定“大丰收”;每遇到国民生活水平下降,必定大侃“幸福”…… 被涨工资,被富裕,被幸福,被自愿,被自杀,“被”个不以乐乎!所以普世价值在时下中国遭到权贵阶层的否定,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诸“被”之中,最卑鄙的无过于被自愿。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按照“特色”,这种卑鄙大行其道,成为时尚。众多“被自愿”中,“自愿”捐赠最受各级公仆待见。时下多数地方盛行的各种捐赠五花八门,笔者所在的城市十多年来双日捐成了铁定的规矩。各级事业单位,尤其是学校,双日捐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义务”。“任务”层层落实,哪个单位要是完不成“任务”,必定要被潜规则。因此哪位员工,要是敢让领导不高兴,让领导完不成“任务”,影响领导的仕途,那肯定没有你的好果子吃!

有从事私营企业的政协委员与人大代表朋友,常年在年节时随市领导下去扶贫助残。用来扶贫助残的钱多是他们在捐赠之外再次奉献的。扶贫助残的费用,常常连他们“随扶随助”时出的钱都用不了,双日捐之类的各种捐款何去何从就只有上帝知道了。

“特色社会福利”是时下中国一块最肥沃的腐败土壤。各级行政部门插手社会福利,猫腻颇多。首先这种钱难有固定数,说捐了多少就是捐多少,无从验证。自然花多少,也就无法确定了。个别地方民政部门与地方大员,甚至遇灾窃喜。有了灾害,就“倡捐”个名正言顺了。民政部门的公务员们讲,一有救灾任务,他们的津贴与资金就会翻倍上涨,领导们的指挥救灾补助就更成了“国家机密”。本地水灾,受灾民众,生活用品与食物大量欠缺。可是灾后经常发现,许多因灾捐赠的食品,如牛奶、糕点等在仓库中变质被倒掉,救灾的生活用品,流入私营超市或者未受灾地区。

汶川地震,许多同仁本已经向红十字会捐了一个月的工资,可是潜规则的各单位的捐赠任务是死的,直接捐给红十字会的不算,单位的捐赠必须另捐。个中原委同仁们心知肚明。在独断专行盛行的时代,谁敢得罪顶头上司!你的所有工薪待遇甚至饭碗都是领导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没有任何道理可讲。让领导不高兴,就是与自己过不去。

尽管每年的双日捐,各单位的捐款数都在报纸上公示,可是基本没有人关注。因为从来就没有公示过捐赠的使用明细情况。一个全世界都很阳光的慈善行为,在我们的社会里被特色后亦成了腐败的温床。希望工程、助残、救灾等捐款被贪污(另一种说法叫挪用)的现象时常被披露。在缺乏监督的社会,有多少未被发现的善款被贪污挪用,毋言自明。最近媒体披露,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一幢公寓起火,58人遇难71人受伤。事故过去已近1年,连日来,部分受灾者表示,事故发生后社会各界共捐款4480万元,如今只有约420万元发放到受灾者手中。另外4000多万元饱含捐款者爱心的善款哪去了?目前,以21名受灾者为代表的维权者,已委托著名律师袁裕来,追问其他善款的去向。类似问题,在时下行政操控的中国大陆的慈善界层出不穷。希望工程捐款,都大笔大笔地不知去向,还有什么希望可言!

特色捐赠,是时下中国最大一个体制毒瘤。其实这方面,并不是无法防止善款的流失,只是涉及到即得利益阶层的切身利益,所以阻力重重。教育经费被挪用,在时下中国已经成为常态。可是多次人大会上的教育经费垂直到位的方案都未能获得通过。人大代表中多数为地方官员,这种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体制,自然会有这种结果。直接到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经费的作用,可是“中间环节”就会丧失截留的机会。这种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竟然也成为公开常态为特色法律所默许。依法治国,如何治?其实只要颁布禁止各级企事业单位染指捐赠,将捐赠确定为法定个人隐私,个人不主动披露,他人和任何部门无权过问的法律,规定任何与捐赠有关联的行政行为皆为违法无效行为。即可有效预防捐赠流失。可是再好法律,离开有效的社会监督,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一个长满毒瘤病体,病体为毒瘤提供营养,毒瘤侵害病体。最终结果可想而知。若不让病体康复,毒瘤是无法去除的。割去一个还会再长,就象割韭菜,一茬一茬,只要其根在就没有割尽的那一天。放着有效的制约腐败的机制不用,实践证明至今为止又没有找到所谓有效制约腐败的特色体制,人民利益从何谈起!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褦襶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四大名捕精华:何音
☆ 编辑点评 ☆
四大名捕点评:

特色捐赠是腐败滋生的毒瘤,滋生毒瘤的是特色的体制,只有改变体制,毒瘤才不会生长。

文章评论共[10]个
文清-评论

这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的特点吧!问好老朋友!at:2011年10月20日 上午11:03

褦襶子-回复不是时代特点,而只是中国特点。逆历史潮流而动,就是反动。所以你看现在反动一词都成了敏感词禁忌语了。感谢老朋友关注。 at:2011年10月20日 中午12:39

何音-评论

深感理解和支持,问候,敬茶!at:2011年10月20日 上午11:09

褦襶子-回复审核辛苦,能说点真话的地方越来越少了。此文也是再三润色,否则定会被扼杀于襁褓中。这个时代能说什么呢!祝安吧。 at:2011年10月20日 中午12:41

七天七夜-评论

此捐非彼捐,由主动变被动。尤其心寒的是冠冕堂皇的背后,只是满足了某些人的私欲而已。at:2011年10月20日 下午5:35

褦襶子-回复形同合法抢劫!感谢关注,祝安。 at:2011年10月21日 清晨7:54

郑枰-评论

欣赏佳作,问好读者,祝福快乐!at:2011年10月20日 下午6:58

褦襶子-回复感谢鼓励,祝安。 at:2011年10月21日 清晨7:54

穷凶极恶-评论

学习了at:2011年10月20日 晚上8:33

褦襶子-回复感谢鞭策,祝安。 at:2011年10月21日 清晨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