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难忘一九八0满荣久

发表于-2011年10月21日 清晨7:38评论-6条

在1980年那个深秋,在吉林农机学院,发生了一起大罢课,其场面之壮观,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足以改变我们的人生。

一、石破惊天

罢课了!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撼着原本平静祥和的校园。

同学们三五成群,或活跃在球场,或嬉笑于宿舍,或聚集在校园的一角,悄悄地议论着什么。大家感到心情舒畅,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长期以来,单调枯燥的文化生活,沉闷压抑的学习氛围,简陋落后的教学条件,打水排队的艰苦生活,让我们对学校失去了信心。不知谁振臂一呼,同学们群情激奋,为在大学生涯里,能够参加学生运动,感到骄傲和自豪!什么樊映川的高等数学,什么大连海运学院的英语,统统一边儿睡大觉去,我们要的是真正的自由!

最感到尴尬的,莫过于上课的老师了。当他们踏着优雅的铃声,风尘仆仆地走进教室时,却发现偌大的教室空无一人时,其失落和震惊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他们的内心深处,感到十分的纠结和不安。自己从事教学工作多年,从没有发生过这么尴尬的场面,难道是自己做错什么了吗?后来与学生沟通,了解到全校规模的大罢课,不是针对哪个具体的老师时,心理上才感觉到稍许的平复和安慰。

最感到震惊的,莫过于学校领导层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学校是充分知情的。就在上个星期,有关方面还特别例会,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梳理,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只是,学生的意见太过激烈,让与会领导难以接受。比如办学条件问题、师资问题,他们认为确实有问题,但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对于生活问题和管理问题,他们并不认为问题有多大,只觉得经历过社会动荡的大学生,受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太难于交流理解和沟通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与会领导各抒已见,强调自己的不易和困难。会场上烟雾缭绕,大家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议论了很久也没有答案。正待召开校务会议,就相关问题再行讨论时,发生了难以挽回的罢课事件。

二、我们要罢课

这就是当年的罢课宣言。文章以激扬的文字,澎湃的生命,昂扬的姿态,对学校的现状和管理进行了强烈的抨击,期望它在学运的强烈冲击下,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根本的改变。在这篇文章里,只摘录其中的部分内容,广大同学沉闷压抑的心情,以及长期积累的宿怨,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要罢课》

——致全体教职员工的公开信

我校长期以来存在着严重的教学和管理问题,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同学们以各种方式与校方进行有益的沟通,均得不到校方的积极回应,至今没有任何改进的迹象和动作。为了引起学校领导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改进教学和管理工作,我们七八、七九两个年级大学生,于10月21日举行了罢课。这一正当的革命行动,得到了大多数教职员工的支持。现在,大家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我们大声疾呼要伸张正义!

…………

我校长期以来管理不善,以上所涉种种问题,均因得不到妥善解决,方使学生积怨在胸,其根源在于我校存有“人浮于事”、“衙门不少无人升堂”的现象,我们对此早就看不惯了,只待校方采取措施,革故鼎新使全校为之一振岂不妙哉!否则,校将不校、学将不学成何事体!

我们以强烈的求知欲望,怀着为四化建设贡献力量,报答党和人民养育之恩,充满希望地考上了大学,渴望能多学到一点知识,而学校的现状却让我们大失所望。我们不能这样混下去了,对此我们隐忍克制,但这一切都已到了极限,因此我们大声疾呼,我们要罢课!!!

吉林农业机械化学院 全体大学生

1980年10月22日

三、没有赢家

罢课坚持了一个星期,以学生的全面复课而告结束。

从表面上看,这场轰轰烈烈的大罢课,是学生完全彻底地输掉了。学校没有答应学生的任何诉求,甚至连善意的承诺都没有。在学校领导的眼里,几条泥鳅掀不起大浪,几个毛孩儿成不了大事。因为他们知道,我们那一批大学生,是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恢复传统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以来,第二批经正式考试录取的学生。我们经历了“十年浩劫”,大多数人有上山下乡的经历,饱尝了生活的苦痛和艰辛。我们十分珍惜大学时光,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珍惜“天之骄子”的社会荣誉。我们对学校的真实情感,可能有点儿爱恨交加,就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叫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们只想通过罢课,向学校表达我们的意愿,促使学校改进教学和管理,不要虚度了我们的青春年华。即使没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相信也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有人主动要求复课。

其实,学校本身有它致命的缺陷。吉林农业机械化学院,是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的基础上创建的。由于学校的前身是中专,又位于吉林省怀德县境内,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都受到很大的制约和限制。学生提出的师资问题,他们根本就解决不了,因为文革十年没有大学生,招聘高水平的师资更是无从谈起。而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图书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长期教学活动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何况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农机管理人员,这也是学校1980年没有招生的重要原因。如果学校不能正常招生,还奢谈什么发展和提高呢?

当然了,罢课也不是毫无意义。本来,原省农机局、省农业厅、省教育厅,对吉林农业机械化学院的去留,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和争论。是全体学生的大罢课,让主管部门清醒地意识到,给学校以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是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财富,也是对大学生的不负责任。就在大罢课一年以后,吉林农业机械化学院走到了生命的终点,这也让我们那批大学生,有机会转入吉林农业大学,过一段名符其实的大学生活。更重要的是,我们澎湃激昂的生命,烙上吉林农大的痕迹,由此翻开崭新的一页。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是罢课的胜利者!

四、难忘一九八0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是时年32岁的毛泽东,于1925年深秋写下的诗句,通篇洋溢着革命豪情,充满着革命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胸怀和气派。想想当年青气盛的我们,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为已任,胸中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一点儿也不比青年毛泽东差!

记得在国际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想,幸福的生活要靠我们去努力创造,民主和权利要靠我们去积极争取,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要靠我们去不懈斗争。幸福不会从天降,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个最通俗浅显的道理,是罢课留给我们宝贵的经验,也是应该永远铭记的至理名言。

所以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罢课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从不为在大学期间,参加过自己称之为伟大,家长称之为胡闹,学校称之为叛逆的学生运动,感到丝毫的后悔和不安。我永远不会忘记曾经的大学生活,不会忘记激情燃烧的岁月,不会忘记属于我们的1980!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满荣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美泉推荐:美泉
☆ 编辑点评 ☆
美泉点评:

学生运动,在历史上曾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
问题是,罢课的主题是什么,因为学校管理之类的,
不因为阶级仇,民族恨,最终只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闹剧……

文章评论共[6]个
满荣久-评论

不是的,如果只是瞎闹,为什么学校会办黄了呢?at:2011年10月21日 早上9:17

美泉-回复文革后期,恢复高考,“上山下乡”的人们,好不容易盼来了曙光,走进那久违的校园,心情,无以复加。但哪些经历了若干次批斗的老师和学校管理者们,还战战兢兢,心有余悸,于是,在管理上,出现这样或那样不尽人意的问题,无可厚非。学生们用自己,甚至迫不得已的方式反映自己的诉求,也许,也是迫于无奈。但一切,早已时过境迁,想想当时哪些教师们,学校领导们,也真可怜。一所学校的兴衰,和管理者息息相关,立或兴,成为那个时代的产物……问好同龄的朋友,与尔共鸣! at:2011年10月21日 早上9:36

美泉-评论

追忆曾经的岁月,哪些个[**]澎湃的日子,青春的热血,时时刻刻,都在燃烧。朋友的文章,文笔流畅,激扬,使人想起了当年中国女排首次获得世界冠军,我们也曾经轰轰烈烈的到大街上游行……at:2011年10月21日 早上9:31

美泉-评论

我不想说1919年的五四运动,不想说1948年昆明的“12.9”,不想说6.4之类的,因为,一切,早已尘封……而今,我们两鬓斑白,只留下追忆,也真想写一篇“[**]燃烧的岁月”。问好朋友,问候秋安!!at:2011年10月21日 早上9:40

满荣久-评论

谢谢朋友的理解。虽然岁月如歌,虽然两鬓斑白,但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热血,我们的豪情,我们的棱角,并没有为时间磨平,并没有随岁月老去,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能做的事情也很多,希望与朋友风雨同舟,为社会的和谐进步,人民的安居乐业,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出我们的光和热!at:2011年10月21日 早上9:55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真诚的祝愿带给远方的你,愿你事事顺心,快乐相随!at:2011年10月21日 晚上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