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常思考一个大国的真正崛起的本质是什么?她的出发点在哪里?她的落脚点又在哪里?中国人把历史叫做春秋是很有见地的,其中蕴藏着极深刻的哲学思维与思辨,有很深的哲学道理。这种哲学思辨不是以纯粹逻辑理性体现的,而是蕴逻辑理性于形象思维之中,又蕴形象思维于深刻的逻辑理性之表。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本体论的理性特色。中国的一切优秀的文化特色莫不出于本体论的特色。所谓本体论,就是宇宙的本来面目,宇宙的本质是什么?天人合一本体论简单说就是宇宙不存在一个离开人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而是只存在一个人必在其中、已在其中的总体的天与人合一的客观世界。在人存在之前,是否有一个客观世界?可以说没有。因为客观世界的本质是认识的对象,没有认识的主体的人的存在,那个客观存在不是认识的客体,无意义。没有人就没有存在于不存在的概念。因此,可以说那个客观世界不存在。世界一切存在的意义都是因为有了人才有意义。这种本体论从根上就是以人为本的,他并不是说人是万物的主宰和统治者,而是说人可以与天共同造物、厚德载物,丰富物质世界的内容,提高物质世界的质量。有此本体论自然生长出了道无古今的真理论。客观规律在本质上是一个东西,在具体事务上是亿兆差别,人的责任、使命、作用、才具,全在于能把一个的道看透在不同事物上的具体表现,掌握具体事物变化规律,调控其性质走向,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从本体论出发,一个国家的崛起是起于心而落于心的,都是文化。但中间环节不可少,中间环节就是物质生产与物质享受。为什么强调生产力是第一的观点?因为有心到心的最初的、最必备可少、最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而任何生产力最初都是心上的发展。从用火、治水、到青铜冶炼、到蒸汽机、到卫星上天,最初都是思想的变化,没有牛顿、瓦特就没有蒸汽机和近代产业,没有焦耳楞次就没有电力工业,没有爱因斯坦就没有核工业,没有量子物理理论就没有微电子和互联网。这是明显的,毋庸置疑的。所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科学原理。近读了关于《鹅湖之会》的一些材料,读到在鹅湖之会上朱熹于陆九渊作为辩论的双方相互的赠诗。其诗曰:
陆九龄诗
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
留情传注翻榛塞,着意精微转陆沉。
珍重友朋相切磋,须知至乐在于今。
陆九渊和诗
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辩只今。
朱子和诗
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
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蓝舆度远岑。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由朱熹的“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我进行了思维的反省,更加明确与坚信古代的与现代的。中国的与西方的,凡是具有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相通的,不存在任何全盘什么化?也不要怕什么全盘化,宇宙只有一个全盘化,就是全盘真理化,全盘人性化、全盘天人合一化,全盘天人共美化。我读了千家诗朱熹的《春日》,我深刻感悟古人与今人的相通,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通。
诗曰: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我顿时进入了一个境界,看到了一幅图景。
莱茵河畔有一个马爷爷,他的颊腮长满了棕色的髯,两眼透着通天的睿智,像两颗天上的星星。他说:他与世界的无产者,血肉相连,同命同心。他真是智慧超凡,他的语言无与伦比的艺彩。只有天上的神,才如此深邃、如此简约,如此精湛!
问苍茫环宇:谁不是无产者?什么都不能生而带来,什么都不能死而带走。最强大的帝国的皇帝,他的江山社稷,也是向上天租来的。励精图治,呕心沥血,爱民如子,与民同乐,难道不是向上天付的租金!荒废天下,亵渎尊贵,多么富饶的土地也会荒芜,
多么强大的帝国也会亡灭。人的本性,就是无产者。无产者,最具真正的人性!
九曲黄河的岸边,有一个从天上飞来的神,中国人叫他祖宗。
祖宗说:他来自天上,他是龙凤所生。他的子孙是龙的传人。他说他的家族,有一个传家宝,这个宝就是一句话:有无相生。他的子孙有一个叫孔子。孔子说:祖训的意思是,致广大、尽精微;帮助上天造物就是人的使命,就是人的本性。他的子孙有一个孟子,孟子说:祖训的意思是,有恒产而有恒心,是一个实在的人,一个半真的人;无恒产而有恒心,是一个真正的人,是一个杰出的人。黄河连着莱茵河,这是世界的真。
有人说:海水是伤心的泪。泉水是喜悦的泪。其实,天上的云与地上的泉溪河湖,真的相通。先有事同此理,必有人同此心。无产者是人的本质,无产者是天的本性,真正的无产者就是真正的人真正的无产者就是天上的神!
马克思说:他是一个灵魂,这个灵魂叫辩证唯物论。中国人说:伟大的智慧,来自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反正不是不可触摸的鬼神。
朱熹所在的国,历史书叫她南宋。他漫步迢迢千里,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历史书叫他大金。我想了几十年,不知道朱子为什么出国?为什么要到泗水之滨?泗水边有个尼山,尼山是孔子的出生地。我初以为,朱子为了祭拜他心中的圣人。我又难道朱子不为圣地成了外g**伤心?我顿悟了:朱子不会伤心,朱子看到:十万乔木, 依然茂然葱秀,圣人魂冢, 依然松相苍翠。仁义礼智, 依就铸造着人魂,诗书六艺, 依就在神州传承。
朱子徜徉在尼山翠麓 ,他在想什么?他象佛祖在菩提树下。他想到了:连山卦何以变成了文王卦 ?《山海经》是真还是假?《山经》说:四方都是海水,只有高高的五岳,还有莽莽的高原,是九个不相连的岛洲。《大荒经》说:海水退去,步行可以到晨阳鲜出的地方,步行可以到扶桑的四国九州。这是灾难?还是福份?太阳总试图把她灿烂的光芒,照射到所有的地方,遇到了浓厚的阴霾,他不是也要退避九舍?阳光灿烂,普照万方,这就是胜日;阴云密布,霾暗遮日,这就是败日。天上的星星,多么美丽呀!就在于她如此恬淡,如此超脱。朱子在想,虽然——人喜欢日暖花繁的春日,难道人能消灭酷寒的严冬?朱子带着深邃的平静,在泗谁之滨漫游。找一找初绽的花吧,蓦然惊奇。啊,百花齐放啦,争奇斗艳。没有色彩的严冬过去了。一日之间,到处是缤纷的花,到处是吐翠的树,好风景——就是旧去新生。
天美丽吗?春天真美!
为什么春天这样美,春天有太多的新生,春天有太多的不同。春天有一个崇高的境界,她叫:“包容”,春天有一个圣洁的名字,她叫:“宽容”,春天有个天胜的作为,她叫:“创新”春天有个永恒的生命,她叫:“传承”。爱春的人啊,我们要象春天一样,不要焦躁,不要急迫。忍耐、平和、雅静、潇洒,象稚童玩耍一样。等闲,等闲,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闲享受浩荡的东风。
一个大国真正的崛起靠的是宽容、包容、传承、创新,这正是春天的神韵!
-全文完-
▷ 进入越铁斋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