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牵魂嘉峪关洁尘飞飞

发表于-2011年10月28日 晚上7:43评论-5条

远去了刀光剑影,暗淡了烽火边城。在漫漫黄沙和戈壁滩广袤的原野上,嘉峪关城在阳光下泛着苍凉幽黄的容颜。西来的阳光剪出了关楼巍峨的威严雄浑与城垛绵延的蜿蜒大气。万里长城的西端从这里开始,堆积夯实的黄土如一条巨龙匍匐在静寂的荒原,牢牢地扼住西去的咽喉,砌码有序的砖头与石块无言地见证着失路之人关山难越的苦涩与鼓角铮鸣的蹉跎岁月。

随着团队我徐徐跨进了嘉峪关的东外城大门,身边杨柳轻梳,白杨挺拔。迎面是文昌庙与戏楼,画栋雕梁,飞檐凌空,美仑美奂,与周围的荒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戏楼别具一格,台基高企估计有两米多,站在地上仅能看到台上表演者的半身。据说这是一般百姓搭便车看戏的地方,而达官显贵们则在对面的阁楼上边饮边看。阁楼两旁,曲转回廊,古色古香,有些陈旧,现在是人去楼空。戏楼的顶上绘着清晰的太极八卦图及五福捧寿、花开富贵等藻井图案,装饰强烈,色彩鲜艳夺目,据介绍是曾经刷新过的。两侧绘着壁画,一边是小孩子在祖母怀里因好奇而伸出头来窥视,祖母用手按着他的头部正欲阻止他顽皮的出轨;因为对面墙上是他看到的景象是一个淑女怀了怪胎,怀了个狐狸什么的。这种富有情节的壁画让人忍俊不禁,只感到人物神态好传神。戏楼的山墙上写着“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的联语,一语道出了世事沧桑与人生世态的真切,很是令人深思寻味。

转过文昌门是瓮城的“朝宗”门,长长的通道,地面铺镶的石头已经被踏磨得油光镫亮,蚀化得坑坑洼洼,不知迎来送往,承载了多少金戈铁马。大门的上方是高入云端的关楼,顶端的檐下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天下第一雄关”大额匾,繁体的,红底白字,醒目庄重。进入瓮城倒一个拐是“光化门”。光化门是面对中原的,大概是寓意朝廷的恩泽与感化吧!恩威并施,万民来朝。“光化门”题额镶嵌在城门上方高高在上,“门”字上写出了两点水,有人猜想一点是游子将士的泪,一点家乡思妇的泪。真是一样相思,两处惆怅。此时此刻,我读过的那些感人肺腑的边塞诗伴随着光化门的点化抽绎纷至沓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中原与边塞的文化在冷兵器的对抗中碰撞着,激荡着,融合着。塞外的寒风冰雪与江南的温暖如春凝成了多少离合悲欢的永恒,一言难述。

嘉峪关是一座险隘与重要的边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历经六百三十多年保存完好。踏过马道的门槛儿,我看到地面铺陈的石块已磨损得不成样子了,而在石块上还隐约可见雕刻的“王”字什么的。相传修造边城采用的是包产到户的办法,每家每户要比谁家的质量硬,有的就在自家修筑的范围内刻了字以示区别。沿着马道,我们登上城墙,城墙上走道宽阔,城垛、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规整对称,设置合理。穿行在城墙上,边塞的风直透衣背,凉爽且硬朗,阳光把边城分割出明显的大块大面,扯曳出又长又大的阴影。城墙城楼傲然兀立,虎视何雄。关城高大雄伟,规模宏大,历经一百六十八年方才建成。我仔细地凝视着身边的每一寸泥土,每一块砖头,每一墩巨石,思绪万千。从设计到修建,用心良苦,建造严谨。据说,石头是采自于距此十多公里的黑山,磐石沉重,运输极为艰辛,是在道路上泼水凝为冰道推拉而完成的,每一块石头都来历不凡,可谓是历尽了千辛万苦。眼前闪现出劳工、骆驼与骏马协同劳作的身影。城墙上楼阁与墙垛用的砖头在四十多里外的地方烧制,运输用牛车,但用量大,供不应求,人们灵机一动,在一根绳子的两头各绑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一群羊一次可驼运几百上千块。最有趣的是,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叫“定城砖”。相传工匠易开占精通九九算法,计算出了建城所需砖块的数量,监事官说多出或者少了都被要罚劳役三年。竣工后,西城门后檐台放了一块砖。监事官大喜,意欲惩罚工匠。工匠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取了城墙会倒塌的。监事官听了只好作罢。另一个传说是,承担修建城墙的官员想以少报多,通过工程徇私捞取油水。而设计的工匠计算好了修建城墙需要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负责修建的官员不信,结果建成以后只剩下了一块砖,便放在了城楼檐下。在解说人员的指引下,我凝望着檐下高台上放置的那一块砖,虽然饱经风霜,风沙碌碌,但依然完好,它默默地诉说着渴望和平的艰辛努力与期待牢不可破的古老企愿。

内城的西门上方额题为“柔远门”三个大字。昭示着“近者悦,远者来”的怀柔安抚政策。在西外城门的上方题着“嘉峪关”三字,是康熙亲笔所题写的。字迹工整而笔力雄健。嘉峪关城设计别出心裁,外城高于内城,西边外城门却低于地平线好多米,出城门为一段上坡路。这个正是其奥妙所在。由于城门低落,从远方茫茫然的旷野上看过来,是看不到城门启闭与把守的情况的。这个巧妙的设置让那些企图前来觊觎骚扰的敌人不便也不敢轻举妄动。想窥视一下也很难,真是实践出真知,我感叹不已。

守边关一直是中原领主的头等大事。在城内的游击将军府,我们一行了解了将士据守边关的情况,深为他们在冰天雪地之中衣不解甲、夜不敢寐的坚守而感动。在边塞的岁月里,无数的将士把他们的年华、才华以至生命贡献给了这块土地,实现了“提携玉龙为君死”,“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使命与价值。守土有责,怀柔远方,曾在这里化成了效忠国家与实现人生理想的崇高信念。

徘徊在嘉峪关城的走道上,眼前飞扬着一个个跃马扬鞭的背影,戈壁滩上驼队的铃声在风中荡漾着遥远的余响,历史的脚步曾经从这里艰定地前行。从脚下开始,长城蜿蜒东延一直到海的岸边,工程浩大确为奇迹。然而,一切争雄都已在刀光剑影之中得到了最好的取舍与解决。前尘往事,烟消云散,只留下了一段段佳话传闻。长城与嘉峪关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已经不会重演。长城内外是家乡,和平和谐与融合早已是梦想成真。

大漠的风沙遮盖不了嘉峪关定格的记忆。人为的设障最终在历史的沉思中大浪淘沙,成为牵魂的凭吊。夕阳晚照,云横天际,眼前的嘉峪关是那样的孤独,却又是如此的丰富,我真切地感到。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洁尘飞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江水如蓝点评:

你对嘉峪关的记述非常的详尽,穿插了一些古代的有关嘉峪关的传说,更增添了古关的传奇色彩,引人入胜。建造嘉峪关的一段写得尤为精彩,使人深感建造的艰辛和劳动者的无穷智慧。谢谢作者,带大家又去游览了一遍古代的雄关。

有一句话:“是‘道教’对‘儒教’的绝妙讽刺,人性可以不讲,但你不承认便是大错特错没有谱了。”好像这句话意思不够明确,所以删掉了。

文章评论共[5]个
江水如蓝-评论

问候作者,顺颂安好!(:160)at:2011年10月28日 晚上8:39

曲径幽通-评论

欣赏佳作,问好朋友!at:2011年10月29日 下午4:25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祝你天天拥有愉快的心情!at:2011年10月30日 下午3:26

无言的树-评论

古迹是生命的断流,它使冰冷的历史获得血肉!拜读佳作,问好朋友!at:2011年10月31日 下午5:43

无心柳-评论

好想去看看!at:2012年01月05日 晚上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