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600篇》
第576篇 老婆的刁问
标题叫做老婆的刁问,问谁、问什么?是问她的老公如果他老娘和老婆同时落水,他先救老婆还是先救老娘。
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不知是哪朝哪代的刁鉆媳妇想出来的花招,后来便不断有人“东施效颦”,尤其电影片出现了这个情节以后。
“什么年代哦!”于是老公堵她:“老掉了牙,早听腻了的故事,耳朵都长了老茧!”或者:“问这样的问题实在刁难,亏你想得出来!”机灵聪明的老公也许又是笑眯眯的逗老婆:“当然先救你,我哪舍得你,老娘肯定也要我先救你,等着你生儿子给我家传宗接代呢!”
或许老婆会反驳:“呸!说得比画眉鸟唱的还要好听,我哪不了解你们男人的心思,巴不得娶过一个年轻漂亮的,我人老珠黄了啦!”
如果哪个老公也仿效,问老婆如果他和丈母娘同时落水她怎么回答,是不是眨巴着眼睛说:“这样复杂的问题我回答不了!”或说:“哪有这样巧的事!”或说:“呸,呸,呸,不要胡说八道!”或来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回答说:“是我先问你的,不许当跟屁虫!”
没听过老公怎么问老婆的,更没有听说这样问的,电影和电视剧里也没有看过,多数男人都不是小鸡肚肠,不会提这样刁钻的问题。
但也可能有爱逗乐打趣的老公偏要这样逗:“如果我和你娘同时落水,你该是先救你娘吧,世界上的男人多的是,嫁过一个更年轻力壮的岂不更好。”也许还加上打趣的顺口溜:
新寡文君情丝长,屁颠屁颠新嫁娘;
老公远远甩脑后,结发旧人忘个光。
嫁老公为把福享,你家就茶和淡饭。
世间男人多得是,离了你地球不转?
妈妈、儿子、妻子演绎了颇有趣的“戏”,只是如此同时落水的事极少可能性,实在不想说这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是个挨不上油盐柴米的假设,不如说说发生机率高的,比如,如果遇上政治灾害应该指望谁?
从古到今的历史证明,政治灾害不仅可能发生,而且连绵不断,尤其是过去年代的几十年,历次政治运动中遭难的事常常发生。
比如已经有了结论的反右派和文革,比如被打成了反革命……就常常涉及家人。如果老公或老婆在运动中成了什么份子,戴了什么“帽子”,为了不受连累,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前途,或者是为了忠于组织而钗剖瓜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划清界限、站稳立场、大义灭亲。被揪出来的那一半自然是孤苦伶仃。妈妈是妇道人家又年老体衰、无力相救,于是只有母子或者母女相依为命。
好了,不说老公老婆的事,就顺这思路往下说说妈妈。
有过这样的词句,现在渐渐的淡化了,渐渐的被大家遗忘了,这词是:“天大地大不如毛主[xi]的恩情大,河深海深不如党的恩情深”。还有,常常在歌声中是以“党妈妈”称呼,不断的“妈妈”“妈妈”的大喊大叫,就说说这妈妈。
“党妈妈”并不年老体弱,也非“妇道人家”,而且是非常强大而又是无所不能的伟大“妈妈”,不妨把那老掉牙的故事里的妈妈,引申出一个更深层的主题。过去的年代政治灾难常有,所以就有一定的议论价值。如果落难能不能靠“妈妈”救助呢。
不说落水,婆婆和儿媳同时落水的假设人为的痕迹太编造、太虚假。不如说说遇上政治灾难,能不能依靠强大又无所不能的伟大“妈妈”的帮助。
我说的是真正的,实实在在的帮助、救助、资助,不是过去的那种“挽救”概念。比如把批判斗争,比如把送去劳改都叫做“挽救”。理由是经过了批判、斗争、劳改、吃苦、受罪,才没有“彻底的堕落成为人民的敌人”,从此可以“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所以叫作“挽救”。
这样的事多如牛毛,我周围就有。一个被“改造”了二十余年的右派,文革后期忽然平反,摘去了“帽子”,销毁了整他的右派“罪行”材料。
于是宣布决定时候他就激动得匍匐在地痛哭流涕,一声声的表示感谢挽救之恩。
不论他是真心还是假意,是真实的感情还是作“戏”,那流下的眼泪确实是真的,那激动得颤抖的声音确实是真的,那地上磕的几个响头也确实是真的,那高兴得脸色红润确实是真的,那表示对“妈妈”的感恩戴德确实也是真的。“妈妈”并没有要他感谢,是他自己激动之中抑制不住。
我不实在理解挽救之恩何在。假设一个人把别人打倒打残,然后送去医院治疗,或者把一个人关系起来,然后释放,这算是恩吗。
如果是真的妈妈,如果是真的母子情,妈妈哪忍心这样的“挽救”,把自己血肉相连的孩子送去受苦受难。即使是真的犯了错,只要不是弥天大罪,不是杀人放火,不是不送劳改不足以平民愤,打儿子两记耳光,让他牢牢记住罢了,哪不忍心送去遥远的地方去改造。
实在不理解其“恩”何在,假设治孩子“罪”的就是个亲妈妈,经过批评批判、惩前毖后,应该是治病救人、宽大为怀,不送去受苦受累,这样感恩的说法才能令人理解,救人于水火的恩情永世难忘嘛。现实是“帽子”已经给戴上了,已经劳动改造过了,已经惩罚过了,还怎么能叫做挽救呢。
妈妈的就那么忍心,几十年后发现原来是弄错了,不惋惜儿子的风华正茂被耽误了,正在舞台上大展光彩的华年被毁了,大好时光错过了,却没有一丝反悔之意,即使便是亲妈妈,即使真正是养育之恩,又怎么有心思感谢呢。
想起皇帝时代。皇帝的子民已经被问罪,正送去午门开斩,“屠夫”手持亮闪闪的大刀准备好砍下去,居然还有愚忠者“北拜谢主隆恩”“谢皇恩浩荡”,高呼“皇上万岁万万岁”,是感谢什么?我不理解,是感谢剁自己脑袋之恩吗?
皇帝的子民们啊,简直愚昧得令人不解。想想之后便浮想联翩,想到许多有关妈妈与孩子的说法。比如常有“我又不是后娘养的”牢骚话。
哦你,有亲娘后娘区别,所以才会说“我又不是后娘养的!”一定是分亲娘养的后娘养的或者还可能有领养的、捡来的、抢来的、偷来的、买来的。我想起水泊梁山,还有逼得家破人亡于是收容来的。
学那刁媳妇的假设,假设妈妈有三个儿子落难只能救一个,妈妈先救哪个呢?我大胆的回答,要看亲疏关系,看是自己生的还是领养的、捡来的……看哪个更亲,更贴心,更有用,更忠心耿耿,更能够效忠自己。朋友,你说呢?”
1957年一同学画了一幅漫画,一胖妇人左手抱一个孩子,右手牵一个孩子,身后哭哭啼啼的跟着一个孩子。意思是三个孩子的待遇不平等,于是成了攻击社会主义的右派份子。
不说这画。我是说,即便真的妈妈对孩子也区分情况,这叫做战略、战术。就比如画面上的胖妇人,能三个孩子一同抱吗。所以就觉得不能依赖妈妈,一定要自力更生。才三个儿子况且如此,何况是亿万的子民。
自古以来,大家庭的儿孙也有等级,有大、二、三老婆养的,有填房老婆养的,还有丫头养的等等。有听话的、不听话的,还有闹革命党和老爷子作对的,情况十分复杂。除此之外还有外戚,所以凡决定什么大事都内外有别。
就说这些,侃侃罢了,一个小家的事都说不清,何况一个大大的国家。
对不起,东扯西拉的一篇短文就这样不了了之,不符合传统的“大团圆”、皆大欢喜的喜剧结局,又缺乏趣味性与可读性,耽误了各位,致歉!
《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600篇》
http://blog.sina.com.cn/dydyabc (270)
-全文完-
▷ 进入带雨的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