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抵死的文字彦灵

发表于-2004年10月31日 晚上10:50评论-16条

“抵死”(粤语),褒义方面指形容精灵,聪慧得不可名状且不乏幽默、戏谑;贬义方面则使用在要说人“该死”、“罪有应得”、“自作自受”等时候。如果有个人用广东话说你抵死,那就先别干架,分清语境,看准表情再行动。我写文,常有习惯,先把名冠了再说;可谓先树碑,后下葬,或曰:先标盒子,后放灰。写下“抵死的文字”五字,方知要对广东方言说明说明,才好望下讲。不然,“抵死的文字”作字面解,文字成了抵命卖身的了。不怪,“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走了七步,二十个字抵了一条命。

从“字纸”讲起吧。“字纸” (粤语)原意写了字的纸张;现一般指要丢弃或已丢弃的纸张。平时听得较多的是:“敬惜字纸”;“不要乱丢字纸”。可见对“字纸”是有一种心存敬畏的味道。小时候,因浪费作业本,挨过骂着过打。也初步晓得邓公言“浪费是最大的犯罪”。但始终在心里是很想知道,除了生产力低下,物质不丰富,基于节俭而“敬惜字纸”以外,还有何原因对“字纸”有种精神禁忌。后来稍长,游了本地两座文庙,方对“敬惜字纸”有所悟。原来旧社会,要处理“字纸”,必须要到文庙上过香、磕过头、请示夫子,再到庙中专设的焚化炉焚毁。从仪式和手续上,可见要费一定周章,起码比目前婚姻登记繁琐。是啊,千万同胞,万万同胞,有精神权利使用“字纸”的又有几人,有物质权利使用“字纸”的又有几人,成什么比例?“文以载道,诗以言志”, 道在何方,志在谁处?“字纸”的使用权,就是身份、身家乃至性命。君不见,二十个字抵了卿卿一条命;而阿q的命由于那“○”圆不圆都是文字,丢了尽管区区草民(还是一芥连蚁不如)性命。呵,那是鲁迅小说家言不算,连曹雪芹亦托“假语村言”呐。嘿嘿,千禧年,湖北有个乡党委书记,也有一张“字纸”,说了“三个农字”的问题。这“字纸”抵啊!二十多年前发生在安徽的那次“大包干”,一张列了姓名的“字纸”现在存放在博物馆里。这“字纸”抵啊!在宾馆酒店酒楼食肆,那些白纸黑字列了姓名的“字纸”也抵啊。

抵死的文字,源于身怀利器。生为男身,小时候对刀子莫名地崇尚,皆因一刀在手,男孩变男人(崽变佬),课桌、草木……尽可淋漓一刻。当自己真的有把削铅笔的小刀,又想着此刀应为绝世了,常想比划验证。那时在课桌底下看《水滸》小人书,林教头误入白虎堂,杨志街市卖刀,某年幼已为好汉与刀唏嘘(只是未识写此二字)。后来,仍在课桌底更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飞雪连天射白鹿”……只不过是对身怀利器的追求,不仅仅是有一柄刀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也好;是大脑思维概念的外化也好,识字三千,无异身怀利器,操刀在手。既有刀,课桌、草木……尽可淋漓一刻;既有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语不惊人死不休”;既有刀,“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既有刀,文字如刀俎,谁为鱼肉?写文如操刀,势必如试刀,如不试锋芒,坐立不安,食不知味,寝不入梦;但不用就是废铁,不如手无寸铁。大者“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细处“梅雪争春未肯降”,推完又敲,斟完再酌,皆因身怀利器。

身怀利器的四种境界。一曰:“十年磨一剑”。识字三千,不看十年、不读十年、不思十年、不写十年,脑钝笔锈。二曰:“拔剑四顾心茫然”,利器藏身,处处可试,无处可试,皆因知前人已试(黄鹤楼有诗在上头)。三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已有己之一体,游刃有余。四曰:“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敢开天眼看红尘,能进能出,御剑而行。

敬惜字纸也要敬惜键盘与内存。阅读工具由纸张到显示器;书写工具由笔到键盘是一场革命;“字纸”的使用权限下放更是一场革命。身怀利器者于世俗红尘,以管窥豹也好,门缝里看人生也好,白驹过隙,既看见了,就用自己的刀截住它,留下“买路钱”;打不过也要弄下片鳞半爪,揣摩揣摩,总不能两手空空哦。这就是观察、思考与写作,我爱抵死的文字。

“写作只是一种内心需要”谁说的?忘了。我觉得语犹未尽,补了几句广东话。

本文已被编辑[彦灵]于2004-11-1 9:04:38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彦灵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千山我独行点评:

文字是一种内心声音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而怎样把文字这东西写得最简练而最有效果,就要推完又敲,斟完再酌。
本文作者用流畅的文笔,独具一格的描写了对文字的把握深度,值得细品。

文章评论共[16]个
鬼魅罂粟花-评论

将思想加工,抛光打磨,定成抵死的文字。
  【彦灵 回复】:淬火要水,你多灌就是了 [2004-11-1 11:06:34]
  【彦灵 回复】:漠孤也有事,本版这几天,劳你操一下心啊。 [2004-11-1 11:08:46]
  【鬼魅罂粟花 回复】:看来我才是闲人,嘻嘻不过我缺架打磨机。 [2004-11-1 11:17:52]
  【彦灵 回复】:河边有石,河边有老妇,河边有铁柱,等你这小白。 [2004-11-1 11:23:26]
  【鬼魅罂粟花 回复】:嘿嘿小白那里还懂找河边。。有劳你出差的时候带回来当手信好咯。。 [2004-11-1 11:33:18]
  【彦灵 回复】:是石?是老妇还是铁柱? [2004-11-1 11:39:22]
  【彦灵 回复】:还是一条河。 [2004-11-1 11:39:50]
  【鬼魅罂粟花 回复】:你问小白这些她那懂啊。。当然用你小黑有聪明才智的脑瓜子想想哩。 [2004-11-1 11:42:32]
  【彦灵 回复】:石吧,给你留着。听说过端砚与广绿石么? [2004-11-1 11:47:17]
  【鬼魅罂粟花 回复】:端砚产于广东端州(肇庆市)东郊端溪,唐代就极出名,李贺有诗日:“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赞石工攀登高处凿取紫色岩石来制砚。端砚有“群砚之首“的称誉,石质细腻、坚实、幼嫩、滋润,扪之若婴儿之肤.. [2004-11-1 11:53:16]
  【鬼魅罂粟花 回复】:你寄一块宝石来广州送我吧。。嘻嘻不许懒哩。。。 [2004-11-1 11:54:13]
  【彦灵 回复】:你懂货,好砚贵哦。
那给你留着块广绿石,有缘来拿。 [2004-11-1 11:56:26]
  【鬼魅罂粟花 回复】:是寄。。最多你出鸡我出酱油。。 [2004-11-1 12:00:31]
  【彦灵 回复】:也好。 [2004-11-1 12:03:16]
  【鬼魅罂粟花 回复】:哇。。有字为证这次你是懒不掉哩。。。先谢过。。 [2004-11-1 12:05:30]
  【彦灵 回复】:“石工攀登高处凿取紫色岩石来制砚”——非也,其实是挖到西江底下过百米深。
石质细腻、坚实、幼嫩、滋润,扪之若婴儿之肤..——你品对了。
[2004-11-1 16:15:44]
  【彦灵 回复】:砚石之润,因水为之。 [2004-11-1 16:17:49]
  【千山我独行 回复】:丫头真要喜欢端砚的话,俺送你~~~~~ [2004-11-1 16:31:23]
  【白水黑糖 回复】:我也喜端砚,谁能送我?一定记挂他/她一辈子。 [2004-11-2 11:45:03]
  【白水黑糖 回复】:或者,我以贺兰砚交换,以物易物,行不? [2004-11-2 11:46:59]at:2004年11月01日 上午11:02

芙蓉晶-评论

见解独到!:)
  【彦灵 回复】:谢了,何不弹弹踩踩。:) [2004-11-1 11:43:25]
  【鬼魅罂粟花 回复】:晶姐姐快帮忙踩上几脚抛它几下。。他竟然说鬼妹是小白哩。。。 [2004-11-1 11:46:55]
  【芙蓉晶 回复】:呵呵,看你们两个相互踩踩弹弹的,就已经很有意思了:)) [2004-11-1 11:59:06]at:2004年11月01日 上午11:40

鬼魅罂粟花-评论

我刚才还赞自己的生活懂得发挥成乱七八糟,潇潇洒洒,如今是将你的文字抛得七上八下,让人见笑。。
  【彦灵 回复】:让人见笑,也是好事,出点错误示范,娱人啊。 [2004-11-1 11:51:53]
  【彦灵 回复】:灌水不抵饿,我回家吃饭了。 [2004-11-1 11:59:41]
  【彦灵 回复】:不然,又敲饭盘唱歌,让晶姐笑话。:)) [2004-11-1 12:02:09]at:2004年11月01日 上午11:44

白水黑糖-评论

学了一个新词“抵死”。反观文字之“抵死”,深刻。
  【彦灵 回复】:闲行偶拾,莫说深浅。 [2004-11-1 16:05:41]at:2004年11月01日 中午12:31

漠孤寒-评论

我踩。。我重病中。。。
  【彦灵 回复】:我在烟雨开过间诊所,请拨号咨询。 [2004-11-1 16:20:23]
  【千山我独行 回复】:俺来当收费滴~~~~ [2004-11-1 16:29:41]
  【彦灵 回复】:漠孤有事,我出差,本版这几天,也劳你操一下心啊。  [2004-11-1 16:38:08]
  【漠孤寒 回复】:我重病中。。千山补位。。 [2004-11-1 19:13:14]
  【彦灵 回复】:天收了个李贺,还不够么!!!天哪,你采野花好啦,你采蘑菇,我恨天!!! [2004-11-1 19:32:09]
  【漠孤寒 回复】:采蘑菇本不是我愿。。我被强迫的。。。你恨天是对的。。你继续恨吧。。 [2004-11-1 22:03:25]at:2004年11月01日 中午2:43

千山我独行-评论

琳丫头在你这里发大水乱弹琴,俺担心你小子不被淹死也会浸死哈哈~~~~~
  【彦灵 回复】:正好铸剑、磨刀。 [2004-11-1 16:34:14]at:2004年11月01日 下午4:28

烟雨若黎-评论

呵呵~·有意思。大灵儿说自己写文是先树碑,后下葬。那么我便是先挖个坑,逮着什么便埋什么了。哈哈
  【彦灵 回复】:各施各法,过了海就是神仙……呵……呵…… [2004-11-1 18:11:02]at:2004年11月01日 下午5:51

岷山寒梅-评论

题目有点古怪,但是内容堂堂正正,语言功底深厚,完全可以进入《杂文报》。
  【彦灵 回复】:呵……广东话就是挺哪个,莫怪。想当年也不知道袁崇焕与那皇上是怎么交流的。:) [2004-11-1 19:15:23]at:2004年11月01日 晚上7:04

紫水无痕-评论

啊姐吾弹吾唱,嘿嘿——吾系,你会话我抵死。。。。。。at:2004年11月01日 晚上9:12

寄北-评论

原来广东话竟有这般的好,可以用这样亮烈的两个字。初视,悚目惊心。细想,到真能把文字的意韵作了惊海滔天来。
  【彦灵 回复】:杀人刀,活人剑。
文字如刀剑,即使掷地,也当有金石之声。 [2004-11-5 0:24:09]at:2004年11月02日 中午2:42

pingdande-评论

我像是拥着一件美丽、易碎的瓷器,能摸到,很轻,很细微,但趋势能感知它的一切是绝对真实的,另一种意义上的真实。如此而矣。虽然咱有些恨死“抵死的文字”!不过还是挺喜欢你这“抵死的文字”!(中气极足,可以学“美声抢法”了!) 
  【彦灵 回复】::),谢谢你这可爱的存在体。 [2004-11-4 23:53:52]at:2004年11月03日 晚上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