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至善论的民族精神信仰越铁斋人

发表于-2011年11月19日 上午11:44评论-2条

执政、被执政及至善论的民族精神信仰

初中的普通物理学就讲了一个定理:省力费距离,省距离费力。就这个定理来说是无是无非的。但据世界几门大学科的新近发展研究证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遵从的共同的规律。星系、以太、生物等等运动的规律与人类社会运动的规律一样,人间事物运动的规律与自然界一样。其实,中国的《易经》反复说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宇宙行为也有对错,是非。这个是非标准很简单,存亡,成败、发展不发展。拿爬山来说,爬与不爬,对一群山羊和一群毛牛讲,也有对错,不爬过山去,没草吃了,不爬就是错,爬就是对;爬的方式的选择有省力费距离的方式,从缓彼爬,慢慢爬;有省距离费力的,从陡坡爬,快点爬,费点力气。因省距离费力大累死了,摔死在悬崖上就又是错了,没摔死就是是,是对,因为慢爬过山去,草被先爬过去的吃了,还得饿死,又错了,在生存与发展竞争中失败了。山羊也罢,毛牛也罢,要生存于地球,大概适者生存是宇宙赋于他们伟大而光荣之使命吧。在适应环境发展了自身生存与发展能力,山羊上山从悬崖上陡着爬,毛牛沿着缓坡爬,大概山羊就是山羊特色的生存主义,毛牛就是毛牛特色的发展主义吧。什么主义?只有天命主义是一切主义的祖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什么?适应你那个种群的环境。非适应?我不去适应,自己选一下环境行吗?如猛马象一开始觉得适应寒冷的冰川不舒服,就不去适应,想到赤道附近去。这可不行,你在北极,在冰川期可不能改,来不及了,改不了。这让我觉着“天若有情无亦老”的诗句伟大而又妙哉。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也有节力费距离和省距离费力之说,中国的历史,从周郑失交开始进入春秋战国,至秦皇统一六国,再到西汉文景之治的盛世,仅几百年。西欧从古罗马皇帝国到十字军东征也没有达到文景汉武那么辉煌。中国发展速度快。省距离费力,费力省距离的历史哲学有数语,叫加快了历史进程。同样道理,西欧自英国克伦威尔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到牛顿发现力学三定律,再到瓦特发明蒸汽机,亚易斯密发现那只看不见的手,西方资本主义创造出了人类生产力历史总和的生产能力,使用了不到150年的时间,也真是省距离也。从古到今,任何一个民族都说我们能干什么,能干什么了。例如会牧羊了,会用针炙治病了,会用机器织布了,都是指发展的距离的里程碑,由此判断这个民族发展的质量好,而且速度快。今天各媒体也天天讲我们经济增长了几个百分点,都是指一种发展速度。人类有向前发展的本性,有加快历史进程的本性。这本性是由老天爷给的,所以说就永恒是对的,是是而不是非,邓小平公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座右铭。

只要是省距离了,人一定是费了力了,看事历史也真如此,中国春秋战国,五霸七雄,奋发有为,励精图强,百家争鸣,文化灿烂,孔子、老子、庄子、孟子在没有电灯,没有打印机,也没有纸的条件下,写出了《论语》、《德道经》、《庄子》、《孟子》等万古流传思想科学巨著,不费劲儿成吗?商鞅变法,子产兴学,吕不韦相秦,晏婴相齐,哪个作为都是费力的。西欧近现代发展也是如此,先是文艺复兴,接着是狄德罗、孟德斯纠、伏尔泰的启蒙思想运动,再接着重商主义学派,重农学派,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大宪章运动,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都是费力的事儿。中国民主革命也是如此,先是鸦片战争,接着是太平天国革命,再接下来是洋务运动,再下来是戊戌变法,再下来是义和团运动,再下来是辛亥革命,又起讨袁护法,国民政府十年建设等等,根本大目标是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推倒三座大山,建立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力。但是,用了一百年时间,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没有实现。共[chan*]党用28年时间实现了。其间也真是费了力的。长征,抗战,又打日本,又建立主政权,发展解放区经济,三大战役,可也真是费了力。费力有标准,标准就是发展目标的实现,以成败论是非。从这些历史中,我们悟出一条规律,要想加快发展,非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可。说准确一点,非发挥人的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的主观能动性不可。

二、

今年夏季,头天转热,次日有雨的一天。在某地成铁站看见一幕社会剧。一群摩的板儿爷守着一辆辆摩的,前一个人向后一个人呼坐车不座,自然需要座的就都去座了。在一辆辆摩的旁边还有一辆辆现代牌出租车。争着上摩的人却不比争上现代出租车的人少。突然一阵*动,先是卖玉米,卖五福娃,卖手绢的无照商贩抱着布柜台和热水玉米盆水四散窜逃,接着是摩的板儿爷们发动摩的四散窜逃,再细看原来是城管的先干一部的吏们围住了若干摩的,口声严厉,气吐正大若虹,宣布法律法规,把这些里摩的抄起就往城管的车上扔。也有的城管吏们口声震天,让人想起了杜甫《石壕吏》诗句:“吏呼一声怒,妇泣一声苦“。忽有一东北口音者,凶狠而奋不顾身与城管吏们争夺摩的。又让人想起《战国策》”廉颇与蔺相如完璧归赵之情节,还让人想起了《唐雎不辱使命》“流血五步,伏尸二人”的宣战声明。此时,只见城管吏者面目忽然笑意满盈,声之柔而音之蔼,其气市也、江也湖也。只不再说法律曰等等,但说社会人语句,算了,那车不罚没了,再听见“bey bey,bey bey, see you late!

吏们离去,没有过一刻中,摩的杂货的野市再度开张。先四散逃去的小贩和摩的板儿爷们再回来卖玉米,煎饼和招揽摩的生意了。小贩和摩的板儿爷们又敢言而又敢怒了,皆日:“你说是不是,他们丫的就怕东北口音的,你丫的也怕给自己找麻烦。你丫的怎不跟黄继光堵枪眼似的把东北人摩的揪把到你们的罚款车上去呀?”忽又一名接语道:“这没办法,你要是东北你也不用跑,其实他们不知道咱们,但分有口饭吃谁站在这儿,么喝来么喝去的,成天还得跟他们城管打游击!忽一摩的顾客道:”行了,你们的车没被罚没,就还让我座吗。我有这个需求:”出此言者貌不压众,但也还周正。但只说我有这需求一句可显出此人中有书面语,也可显出中国经济学普及的功力。

即然说到需求,就对需求漫谈下去吧。我想就北京而言,对摩的的需求是真正有的。有人说:“摩的影响北京市的形象,尤其是在奥运会前:”我以为这句话说得太皇家霸道。要饭的人在要饭之时,是否也给人类丢脸呢?是否依据这个标准就认定要饭者要饭的需求就不对,反而不许要饭者有饭吃,不许要饭者能生存,倒是对的了呢?难道要饭的人即要为自己要饭的错误承担责任,还要为自己有吃饭的本能而产生的需求的错误承担责任吗?其实,人类在刚由猿变成人,刚会打石块的时候都是要饭的来着,后来才学会了打造细石器,能生产出剩余产品。我以为那时氏族及人类的尊严是生存所需要的吃的,喝的、用的的需求得到最低的满足,而不是别的。锺鸣鼎食,衣轻骑肥都是后来生出来的美和尊严。人类由菇毛饮血,衣不遮体到八大菜系,西洋俄法大餐,到衣锦绣履,灯火楼台是人类共同承担了菇毛饮血,衣不遮体的不尊严的结果。再回本题,对那些乘座摩的人,我看了看,大抵是不惹是生非的良民善子。他们这种需求还不同于治街乞讨,这部分人的需求大抵来自如下几个欲望原因,第一、本人收入少,但少不到没有社会交往,或去联系业务,或去看亲望友,不至于必靠步行实现生物能转化为机械能,有足够的钱支付摩的费以实现由机械能转化为生物能,保存体力,精力去干活或社交。第二,本人甚至有足够的钱去打个奔驰,但觉着无意义,少闲逸一点,多贮存一些货币支付能力以应不时之需。第三,一时没发展更适应自己的其他交通工具,为省时间赶上什么车就是什么车吧。这三种需求我以为不论是论其是否符合需求与供给的经济理论,还是论这个需求姓资、姓社都算是正常的社会需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特征,基本符合节约性型社会的要求,从省节能源与运输成本角度讲,这种需求的供应一万年也应该有。

四、

你是不是在为黑摩托车的被罚处打抱不平?有人会问。答曰:“不是”!

首先,这些摩的姓黑,原于国家执政行为之缺位,失范围于国家管理,社会对其服务质量没有监督机制,对定价标准也没有行政管理。其次,这些摩的车车型不一,既破且差。再次,这些人与出租司机比,确实其行为不规范,语言粗陋,衣着服装不整,与现代文明有距离。

上述之条是否是取缔他们的依据呢?不是。上述三点均是可以通国家政策指导进行改过与改革的。例如,燃柴油污染环境,可以改为电动;车型不统一,可以统一;工作服不统一,可以做为就职条件使其统一服装;价格不统一,物价部门可以管;服务质量无保证,可由市政府统一成立一个国家助而民办的管理机构,这并不用投资多少现金,最需要投入的是服务之心。

把这些摩托车的供应统一管起来,完全可以做到即保证了对群众乘座摩的的需求的供给,又保怔了摩的板爷们的就业,还可以增加一道美化城市的风景线。

五、

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着三个剩余,剩余人口、剩余产品、剩余价值。一个社会是否发达与这三个剩余有关系,是否和谐与这个三个剩余还有关系,是否能可持续地发达还与这三个剩余有关系。在原始氏族社会,人类即无剩余人口,也无剩余产品。因为人只能制造粗石器和细石器,几乎人的劳动完全靠人的四肢本能的与自然界适应,群猎野兽,打得着就吃几天,打不着一起饿一天也是常有的。那时,人口就是生产力的主体,多一口人,生产力就强大一点。后来会制造多种工具了,会冶炼青铜了,人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人便有了剩余产品。什么叫剩余产品?剩余都是相对的,就是在设定一个消费量,社会总产品除去消费的量后,所节余的那个产品或财富两就是剩余产品。人们把这个剩余称之为积累。有了这个剩余产品做为积累,人们可以创造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如养活专职脑力劳动者去发明文字,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如苍颉,共工,鲁班,阿基米德,毕达哥拉斯之类的脑力劳动者精英。这就是社会分工。有了这个分工,人类制造出青铜犁矛戈、宫室、民居、雨伞、人会打井了,也会修筑道路栈道,人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了。这时就出现了剩余人口了。一个氏族族群面对即定的可耕作土地面积,如十万亩,有200人口,这十万亩土地用150人耕作;200人中的150人耕作10万亩土地,其余50人干点别的可多生产一些产品。50个人能找到劳动对象,如发现了可采摘野果林,有鱼虾存量的湖河。这50人就有事干了。如发现不了新的劳动对象,这50人就是剩余人口。

能不能让这50人回到200人中去耕作?不会。这与剩余价值有关系了。150人每年消耗了一定生活资料及生产工具生产出了多于消耗量的产品,多出来的那些产品,就是剩余价值。200人消耗的投入比150人消耗的投入量大,自然剩余价值就少了。劳动效用就低了,劳动收益就少了。生产力水平提高其实就意味着减少活劳动使用数量,生产出同样多的产品;在这个方面科学技术装备生产工具,具有科技含量的生产工具起了重要作用。总而言之,社会任何一个部门,行业,邻域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都会制造出新的剩余人口。

有剩余人口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坏之别就在于一点,人能否找到安置剩余人口的新的生产领域。找到了,剩余就转化为不剩余,找不到就是剩余人口。人类有剩余人口给人类出了一个两难的题,这些人什么都不干,却从其他的人制造的产品中分配一部分消费,生产力水平等于没提高;让这些剩余人口什么都不消费,饿死,这些人不会干,同样是人,怎么我连活着的权利都没有,这时社会矛盾就要冲突,社会不和谐。

如何解决剩余人口是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的问题,人类正是从以不同处置剩余人口的方式的演变中发展的。奴隶制时代把这些人集中起来修金字塔,修栈道,甚至强行押解到很遥远的恶劣自然环境中去,如周武王让自己一个孙子押解大大量剩余人口去白山黑水建肃慎国。封建时代皇帝把剩余人口安置交给家长,男耕女织,种地纳粮,养儿当差,家长看着办吧。到大机器工业时代以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家庭仍有这个功能。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反复说一个工人家庭人口多一些,一个人人口少一些,生活水平会不一样。现在的情况是,即使一对夫妻一个孩儿,也还会有大量剩余人口。低保固然使社会矛盾减缓,也使国政体现人权,人道,以人为本。但最终最优的办法仍然是找到新的就业领域。找到新的就业领域,社会总财富量才会增加,社会才能达到最佳和谐。

社会发展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类主观能动性是通过制度完善,政策科学,执政高效,国民道德教养水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合力体现的。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意志,自觉意志包括对问题的科学认识,还包括落实科学的认识,变成行为,变成现实,就是说好,做得更好。认识不到科学发展观,连一点科学发展基础都没有,有了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做不到等于无,是叶公好龙,是纸上谈兵。

还说北京的黑摩的,我有一个设想,由市政府交管部门出一个管理规划,规定统一车型,车皆更换为电动摩的,规定必经有营业执照。人员从业必须办理手续,可采取全市成立一家企业性的管理机构,统一代交税,代办三险,制定本业内部服务质量标准和收费标准,处理服务质量纠纷,承担总体的服务质量责任。但这里有一个要点,交管部门不要也不宜因为多了这么一个事业就去谋求增加收费,或增加行政开支,或增加人员工资。市服综合管理企业也不可向这些从业人员高收管理费,管理总部以能低积累发展即可,这里没有机会超额利润。要办的这件事一定要有一个执政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否则,一定会种龙种,生跳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要处理好两个和谐,一个是在等价劳动相交换的原则基础下,处理好交易主体的行业,企业,个人与全社会的利益关系,要有互助之机制;市场各类主体与全社会利益要和谐。第二是行政权力所体现的政策设计及落实的完美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要和谐。提高执政水平与能力事关每个公民的本福。提高执政能力一靠科学民主决策。二靠执法人员的素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姓社的本性决定了作为国家的权威决不是某一个交易主体的意志代表,而是全社会意志的代表,执政机构决不存在自身独立的利益和意志。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基地一切社会的关键点。执政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要多为社会效力,为人民尽忠,为百姓尽孝,为自身尽德才能提高执政水平、执政能力与执政效率。市场交易各主体都要为全社会利益最大化吃点亏,多出点力,多出点智。这与简单商品经济时代,干就干,不干就散,什么行业主哺?什么和谐交易?什么自觉意志基础上的自由交换与本交易主体及本官吏无关是不一样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体现人类的自觉意志,自觉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不求绝对最好,但求相对最优的选择原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造就、动员全社会最大数量的先进分子,成为历史前进的火车头。在社会上占有资本多的,掌握权力大的体力智力天份资质高的群体首先应该是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历史前进的先进分子,而不应该等同于一般群众。难哪!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社会的优势群体非常重视,此种重视在于两点。第一,此社会群体应在思想觉悟,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是推动社会发展,建设文明的先进分子,先进的标准是什么呢?有一个概念叫至善。《大学》为四书之首,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概念。他强调的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觉,即使动机的自觉,又是效果的自觉。这个自觉可以用实际的标准检验的。第二点,这个社会群体称为君子,在社会待遇上应该是享受的比一般人富裕一些,宽裕一些。在此两点钟,第一点是主要的,根本的,主导的,第二点是扩展的,附属的,辅助的。在中国古代红与专,德与才是须臾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德讲的是人的是人的善恶,才讲的是人的智愚。儒家的逻辑是一个人如果心地很善良,但是很没有专业技能,智商极差,其善良终难变为现实,只能流于空有善良之心的善,徒有善良之动机的善是不完美的善,是半个善,残缺的善;同样一个人具有很高的智商,很好的专业技能,但是,此人动辄就想不劳而获,就想权力寻租,就想啃害他人,此人之智慧能力不仅不能给社会带来建设性的益处,反而对社会是一个祸害。人类的智慧有一个功能指标,指数,就是智慧必须是有益于全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社会得到利益,在此基础上同时能够给有智慧、有能力者带来物质与精神的需求的满足。离开这个指标指数的智慧与能力,其智慧与能力终为无智慧,无能力,因为它所产生的效果是与指挥能力的本质相反的,非但不能给社会与个人带来益处,反而成为了祸害。这就是残缺不全的智慧与能力。善与智的和谐统一,知与行的和谐统一就是至善。社会有强势群体,也有弱势群体,这是一个客观存在,否认此点是不实事求是的。在社会的两群体中谁更应该首先做到至善呢?是强势群体,它所占有的先天的、后天的资源使其肩负着更大的社会责任。而在强势群体中又有一个种属群体,就是掌握权力,掌握公权力的群体,社会授权于其人,其责任重于泰山之他爹,比泰山还要大多少倍,几百、数千、几万、数万万人不能直接掌握的资源要你总则其成地带大家完成掌握、运用、料理、管理,其目的是专业化、分工化地实施社会行为,已达到最简洁,最省力,最节约,最有效率的效果。但是,在我国的现实中是什么情况呢?现实情况是太悲哀了!恰恰大量的掌握公权力的人,根本就是对委托人的出卖与背叛,把社会公民授予他的权力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任意使用,还进行交易使此资产增值。这哪是什么委托人呀?是一个小偷,一个贼,一个人奸,人类之奸,人性之奸,背人性而毁天理,减人福而增兽欲,灭人德而长鬼气,妖魔猖獗,良知丧尽。也有一部分人虽没有特别的性恶,但是,也是做一点小恶,或者是做善事,举善为举到一半就不举了,或是善举中掺杂恶举,这都不是至善。这些都是使中国成为真正的强国的障碍呀!

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一个认识问题,而实际包括了理论、认识,有包括了行为作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国民性的改造,还包括了把已经丢失的民族文化传统中最优秀的精神气质、情操气节,性情禀赋重新找回来。我们不仅要文件上的科学发展,而且要体现在体制、制度,立法、执法,体现在每一个人的精神信仰的,融化在血液中的国民精神气质中的科学发展。只有这样的科学发展,才能使中国成为真正的强国!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越铁斋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谭水寒精华:静月清荷
☆ 编辑点评 ☆
谭水寒点评:

—、人类有向前发展的本性,有加快历史进程的本性;二、要想加快发展,非发挥人的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的主观能动性不可;三、社会之需求;四、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着三个剩余关系,社会发达、和谐,持续发达与否俱与此三个关系有关。
作者此文叫人大开眼界,立题议题明确,思绪有条不紊;从容而论,学识渊博;忧国之心,跃然纸上。折服。

文章评论共[2]个
静月清荷-评论

(:012)拜读先生专业好文,问候周未快乐。at:2011年11月19日 下午3:35

谭水寒-评论

拜读大作,问好先生。(:003)at:2011年11月19日 下午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