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麦秆扇情思咏汩彤

发表于-2011年11月21日 上午11:06评论-3条

几天前逛农贸市场时,竟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看到了那已不多见的麦秆扇。麦秆扇现在是鲜有人问津了。但那由细细白白的麦秆编织而成的扇子还是激起了我心中的情思,于是便欣欣然掏钱买了两把回家。

儿时的乡间是颇多麦秆扇的,那时的麦秆扇也正如现在的电扇空调一样大行其道。每当麦收季节,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留一些上好的麦秆用以制作麦秆扇。虽然制作麦秆扇是一个精细活儿,但满怀好奇心的孩子也会争着加入制作麦秆扇的队伍,孩提时代的我当然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制作麦秆扇得选细长而白净的麦秆顶节,整理成束后,接着用淘米水浸洗、蒸煮,让那些原本脆弱的麦秆变得既白又韧,然后把那一根根麦秆编织成扇条,等到扇条达到一定的长度后,便把它盘成一个圆形的扇面。乡间制作麦秆也颇有讲究,还会把一些绣有花鸟鱼虫图案的小圆布缝制装饰在扇面的中央,再装上一根油漆得光亮的竹制扇柄,那精致的麦秆扇才算是大功告成。

乡间有赠送麦秆扇的风俗。那往往是小媳妇在出嫁第一年的端午节,编制一些麦秆扇馈赠远亲近邻。而这用以赠人的麦秆扇上的图案也更为花哨,往往是戏水的鸳鸯、并蒂的荷花等吉祥图案,这也预示着新人对亲朋好友美好的祝愿,希望他们能以此驱邪避暑。而在使用麦秆扇时,也能时时引发人们对新人的祝福,一些美好的祝愿便在麦秆扇的轻摇中无声的传递着,乡间人们那质朴而善良的秉性也在这扇中一览无余了。

儿时的麦秆扇常是和纳凉的记忆联系在一起的。夏日的乡间,正是蚊虫最多的时候,而这麦秆扇正好派上用场。往往几扇下去,那蚊虫便逃之夭夭了。夕阳西下之时,幼小的我们便躺在大人们的身边,就着那麦秆扇生出的清风,享受一天中难得的清凉。当然,对于我们孩子来讲,纳凉时往往是少不了故事的。大人们总是抵不住孩子的纠缠,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便在麦秆扇的轻摇中流淌出来。望着天上的银河,我知道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听着清脆的蛙声,我明白了田间劳作的艰辛。那时,我觉得哪麦秆扇是很神奇的,在它轻轻地摇动下,竟能扇出这么多好听的故事和诲人的道理。

当然,和那些文人墨客的纸扇相比,乡间的麦秆扇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不过,在乡人的眼里,麦秆扇却是盛夏不可或缺的一大用具。夏日里乡人往往都有随手拿一把麦秆扇的习惯,当感到闷热时,就能随时享受那麦秆扇摇出的习习清风;而当手上有活时,也可以把麦秆扇顺手往腰间一插,必要时再拿出来。麦秆扇的用途当然不止这一点,当行走在炽热的阳光下时,可以把麦秆扇往头上一遮,为你带来一片清凉;而当行走得疲乏之时,也可以把麦秆扇置于地上,当成一块天然的坐垫。

不过,如今的乡下,也鲜见那麦秆扇的踪迹了,麦秆扇已逐渐淡出乡人们的视线,让乡人们更为青睐的是那些电扇和空调。但我想,在乡人的心间,那麦秆扇肯定还会时时进入他们的梦乡,带给他们一抹田野的芳香,为他们摇出一个清爽的幽梦。毕竟,科技的发展可以替换人们的生活用品,但它永远抹不去乡人心中那份清凉的情思。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咏汩彤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风儿那么缠绵点评:

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很久以前家乡的麦秆扇的踪迹,从而勾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如今的乡下,也鲜见那麦秆扇的踪迹了,虽然科技的发展可以替换人们的生活用品,但它永远抹不去乡人心中那份清凉的情思。

文章朴实感人,读来似有一丝浓浓的乡情在文中回旋,令人心有所思。期待朋友的首发,问好!

文章评论共[3]个
风儿那么缠绵-评论

问好朋友!再来欣赏!at:2011年11月21日 中午2:11

親親伱额頭-评论

三五身影立埂上,数对农牛画田中。壮夫调儿落鸟鸣,此景方是农家情。儿时的小农生活唯美,问好作者,遥祝幸福at:2011年11月21日 下午3:17

文清-评论

拜读老朋友佳作,祝朋友冬安!at:2011年11月21日 晚上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