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是有趣的动物。生活在山区里农村的孩子,从小就与牛相识相依。牛通人性,人牛和谐相处,共同成为家乡的主人。
牛是食草动物,必须每天吃一定数量的草才能生活。春天小草刚刚发芽,牛在山上放牧是很难吃饱的。回到家里还要放在圈里喂上一段时间,让牛把肚子充分膨胀起来,牛吃饱后就会趴下休息。牛休息时一双大牛眼或眯或闭,上下唇摩擦着悠闲的倒嚼,因为牛是反刍动物,这种倒嚼是它必做的功课,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牛吃下食物的消化任务。
我小时候很顽皮,看到牛反刍就用木棍橇牛的嘴巴,想让牛的嘴停止蠕动。可是牛对我的无理并不表示出愤怒,只是晃晃脑袋甩甩嘴,依旧倒它的嚼,那股子憨劲着实可爱。夏天在山上放牧,在水草丰美的地方几个小时就能看到它们膨胀起大肚子,膨胀处的牛毛特别新鲜,牛还不时用嘴舔舔,使肚皮处的牛毛光亮耀斑招人喜爱。饱食的牛或站或卧憨厚慈祥,而顽皮的我却要打扰它们休息。我选择看上去老实巴交的牛,在它们卧着反刍时骑在牛背上,有些牛对我的顽皮置之不理依旧倒它的嚼,这样的牛骑上也没意思。而有的牛要倔一些,在我刚刚跨上牛背时就已经站立起来了。牛晃动身子前窜几步,试图将我从牛背上掀下。由于牛背光滑无鬃没有抓手,有几次真的就被牛摔下背来。好在地形宽阔,地上是厚厚的草甸,再加上我的身子轻巧,摔一下也很刺激好玩。由于我不断的骑上骑下,身体重量也使牛愿意承受,许多牛还真的接受了我这个骑手。每当夕阳下山我骑着牛赶着牛群回家,那种骄傲和自豪是真切的写在脸上的。
生活在乡村的少年,始终与牛打着交道。于是就将自己喜欢的牛宣布归为自己所有,并给它们起一些好听的名字。我的大花来了!我的耷拉甲过来了!我的大眼贼走了!每当生产队的牛群下山或从饲养处赶出来,我们这些小伙伴就像迎接朋友一样迎上去,抚摸着牛的身躯或牵着牛的尾巴亲热一番。那个时代的少年喜欢自制玩具,我们没有钱买大大小小的皮球,就用牛毛来团球。进入夏季牛要脱毛,我们用一个小石粒放在掌心,蘸水或用唾沫在牛身上的脱毛处不停的团,用不多长时间一个圆圆的毛牛蛋团成了。也可以团的大一点,也可以小一点,虽然没有皮球弹跳的那么高、那么好,但也有弹跳功能。我们用这样的毛牛蛋打龙尾、打卡塞、打跑球,甚至用它来打篮球,使我们的童年过的有声有色趣味盎然。我们尽情的享受童年的乐趣,我们快乐而充实。
那时,家乡的燃料主要使用植物秸秆和马、牛、羊的粪便,我们少年时代是一群拾柴捡粪的燃料供应者。每当生产队饮牛、饮马时,要将饱食的牛马赶到井台上去喝水,因为饲养处与井台有几百米的距离,正是牲畜释放粪便的时候,我们同村的小伙伴就结队跟在牛的后面捡粪。有的伙伴捡满筐凯旋而归,总有一些没有抢上前的伙伴不能完成任务。他们也有办法,他们在牛站立喝水或慢慢行走时,轻轻搔痒牛的肛门,逐渐加大手劲,一会一股热腾腾的牛粪就会劈里啪啦的掉了你满筐,你想不接都不行。这样得到的牛粪干净无沙子,但有时赶上此牛正在闹肚子,一泡稀粪蹿出那也只有任倒霉了。牛粪被晒干,是烧火做饭的很好原料,当时的家乡有很多家都有存放马牛粪便的粪棚,是雨日和冬季的燃料。
每到暑假,我喜欢跟我的远房哥哥去放牛,这样不仅可以骑牛并与牛嬉戏,而且还可以在山上找鸟蛋。或可躺在草甸上任微风吹过面颊,吸吮奇花异草的芳香。由于我随远房哥哥放牛的时间已经很长,对撒牛圈牛的规律已经基本掌握,有时候远房哥哥就让我一人上山放牛,我乐意没有人管束我,我可以自由的骑牛了。我把牛群赶到距离村子4里开外的一个山洼里放牧,整个上午都在山上疯跑嬉戏。中午我草草的吃了些干粮,看到牛已经都吃饱卧下了,就感觉一阵疲倦和困意袭来,也躺在草甸上睡着了。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被一阵轰轰隆隆的雷声惊醒。不好天要下雨,而我随远房哥哥放牛,一向由他来准备雨具。我望了望缓慢东移的浓浓的漆黑的乌云,心里一阵慌乱。我看了看牛群,绝大多数牛都卧在那里毫不在意的倒嚼,而我的朋友大花却卧在我睡觉处的上风向。一阵风袭来,正好护住我的身体。我一阵感激,心想现在只有依靠大花来避雨了。我坐在大花的前怀,用外衣盖住头部,刚刚准备停当大雨就劈头盖脸的下了起来。一道道雨丝将山头罩成白烟,凉凉的抚摸着我的肌肤,地面已经有了条条径流。大花耸起脊背尽量为我遮住风雨,但我还是浇成了落汤鸡的模样。
一阵风雨又一阵风雨,终于雨过天晴了,我拧干外衣搭在大花的背上,把牛群轰起来。雨后的青草格外的鲜美,牛儿们忘我的咀嚼着美味。这场雨下的又急又大,已经听到近处的沟谷中有轰轰隆隆的山洪声。终于挨到太阳西坠了,我赶着牛群下山。村西有一条河,过了河就可以进村了。但是,今天的河已不再是往日那么干涸,是雨后山洪占据了河床,水流湍急击石作响。我站在河的对面一筹莫展,怎么办呢?就这样等着,河水什么时候能消呢?而且天越来越黑我又湿冷饥饿。我突然想到大花,它能载我过河啊。我没来的及多想,把大花赶到河岸边,示意它载我过河。大花好像明白我的意思,放低脊背让我稳稳的跨在它的背上,然后走进汹涌的河水中,我骑在牛背上默默的为大花也为自己祈祷。大花没有让我失望,我们顺利的过了河。后面的牛群也跟着大花缓缓的过了河,也许是它们的体重能抗拒洪水的冲击,也许是它们和我一样归心似箭,但它们那种面对危急而表现出来的沉稳品质让我肃然起敬。
牛在牲畜中力大无比,又诚实肯干,是家乡人耕地的主力。每年春季的播种和秋季的深耕都是由牛来牵引铁犁。当扶犁手将手中鞭举起来,牛就会自然认垄不需要刻意表达。在长长的笔直的田垄上,一辆辆牛拉的犁在深翻着土壤,往来不倦让人心旷神怡。农村的孩子很容易学会所有农活,我也在长辈的耳濡目染中学会了使犁杖。一次父亲出门办事,让我替他把一块叫一顷二的地耕完,我愉快的答应了。我学着父亲的样子,潇洒的打着鞭响趋牛犁地,感到特别的自豪和兴奋。还剩两根垄只要一个来回就可以交工了,我异常高兴。谁知打里的大黄牛在拐犁时撞了外首的牛一下,二牛合力拉着犁奔向大路,向回家的方向疾走。这怎么可以呢?我疯狂的抽打牛头,圈打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我急的大哭起来。心想这牛怎么这么犟,我年龄又小劲又小,只好听任它们回家了。回到家里我向父亲陈述了没有犁完地的经过,父亲哈哈大笑起来“牛也是有时间感的动物,中午一到它们也要吃饭了,它们不肯进垄是因为别的犁手在这个时间已经下工了”。我恍然大悟,牲畜也是有灵性的,人类怎么能老是已自我为中心呢?看来牛身上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上了中学后,我与牛的接触就少多了,也就很少再体验与牛同乐的兴趣。今天想起来,我的这种不认输的个性也许与牛有关,我的成长从牛身上学了很多道理,我非常感谢曾经与我朝夕相处的那些牛朋友。
-全文完-
▷ 进入山间竹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