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毁蜂窝遭蜇山间竹笋

发表于-2011年11月26日 上午10:02评论-2条

在南山山麓的生产队场院边的沟坎子上,我发现了一个蜂窝,是我在捉拿一只漂亮的大蝴蝶是发现的。沟坎上有个裂隙,裂隙中有一个洞,一只大马蜂钻进去了。

在我们这里,人们把惹了不该惹的事称之为“戳了马蜂窝了”。奶奶也曾告诉我马蜂窝戳不得,一旦惹恼了马蜂,它们就会舍命攻击你,你就会被它们蜇的鼻青脸肿,中了蜂毒,而马蜂也因为蜇了人丧失了生命。

我对蜜蜂向来带有崇敬的感情, 蜜蜂是昆虫王国的辛勤劳动者。蜜蜂是怎样酿蜜的?通常,当一只工蜂找到好的花粉时,就飞回蜂巢报信,以舞蹈或腹部的摇摆来告诉同伴有多远的距离以及花粉的方向,腹部摇摆是蜜蜂语言的一部分。工蜂用喙采集花粉,用特殊的肚子来运送花粉,在它们的腿上有毛刷以及搬运花粉的“篮子”,当它们采集时,就用这些工具来工作。它们不辞辛苦,勤勤恳恳,这边采了又飞到另一边继续采,在每朵鲜花上留连忘返,直到在也承受不了,才带着沉甸甸的花粉“篮子”飞回蜂房。在蜂房的入口处,有当“哨兵”的工蜂,它们用触角探测每只进来的蜜蜂,确认身份后,才肯放行。当工蜂载蜜而归时,它们就会寻找合适的巢房,把花粉球卸下,同时检查其他蜂巢是否装满,还差多少。一只蜜蜂要往返100多次,而且是满载花粉,才酿出一点蜜来,而一个好的蜂箱,一周内可以贮50磅的蜂蜜。蜜蜂靠一般凝聚力辛勤的劳动着。蜂蜜是它们的血液,如果发现谁来偷蜜,它们就会群起而攻之,合作就是这个复杂社会的核心。蜡蛾是它们的公敌,一旦发现蜡蛾入侵,群蜂就会立即行动,毫不留情,共同保护它们的劳动成果。

蜂群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它们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酿造了世间最甜最美的蜜。我曾经吃过父亲从城里买回来的蜜,真是甜沁肺腑,可惜我只吃了一次就没有第二次了,我多么想再能吃上绝美的蜂蜜啊!当天中午我把我发现马蜂窝的消息告诉了我的好伙伴跟战,他听说后乐坏了央求我带他去看。我们来到我发现蜂窝的地方,果然看到有马蜂进进出出的身影。我对跟战说“看看就回去吧。蜜蜂是益虫,既传授花粉又酿蜜,而且酿出一点点蜜还要付出它们许多的心血和劳动,我们不该伤害它们。再说它们也很厉害,它们蜇了我们会中蜂毒的,我们走吧。”跟战哪里肯听,他不满的说“要走你走吧。你就这样前怕狼后怕虎的,等会儿我掏出蜂蜜来,看我馋死你!”跟战是我的死党,我当然不愿和他弄得太僵。再者还有蜂蜜可吃,我只有留在他身边帮忙。我们找来一些干木棍,用石头砍成楔状,跟战用楔状的木棍插进裂隙。一用劲,只听哗啦一声塌下一面土坎来,紧接着“嗡”的一声一群马蜂呼啸涌出,没头盖脸的象我俩袭来。跟战“嗷”的一声站起来,两手乱摆着护着头部,还不断的“唉呀!唉呀!”的直叫唤,肯定是中弹了。我的情形比他更糟,脸部、脖颈、胳膊上的许多区域痒痛无比。我大喊一声“快跑!”率先向村里狂奔而去。等我跑到家,脸上的许多地方已经红肿一片。奶奶把我迎进屋,没来的及埋怨我就投入紧张的土法治疗中。

我们戳了马蜂窝,付出了代价,也使我们获得了深刻的教训。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山间竹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风儿那么缠绵点评:

充满情趣儿的文章,读来,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写照跃然纸上。对蜂儿的习性,因为我父亲养过蜂儿,所以略知一、二。您在文章中,描绘得栩栩如生,灵动而贴切,证明您有丰富的生活体验。童年的美好在您的笔下再现,虽然因为戳了马蜂窝,付出了代价,也获得了深刻的教训。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周末愉快!at:2011年11月26日 晚上8:41

山间竹笋-回复谢谢文清,感谢朋友,周末愉快!! at:2011年11月27日 上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