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社日燕子落清明15848167351

发表于-2011年11月28日 晚上7:28评论-2条

社日燕子落清明

作者 王省

时间久了,感觉在电脑前待的很乏累,便踱步来到宿舍的窗子处,目光疲倦地扫视着窗外的风景,聊以慰藉虚幻后精神的空虚和奔波后心灵的寂寞。此时,夕阳已逝,红霞尚留有残存,余辉落在教学楼顶的金镶上,被庄严古老的神韵所吸纳、吞噬,发出黯淡的色彩。路灯已经正常工作了,在明亮的光线中显得格外苍白。空中飞舞的垃圾袋在告诉我,外面的黄风依旧在刮,沙尘依旧在漂,树枝依旧在摇摆,行人依旧在流浪??????该运动的一刻也未曾停止,该静止的也正在开始加速。

我还以为眼皮早就失去了眨跳的本能,用手揉一揉,眼前的凄凉变得瞬间模糊。人的情绪很容易受特殊日期的影响,尤其是我。犹如,社日前后,理应见到北归的燕子;清明时节,理应细雨纷纷;岁岁重阳,理应登高赏菊花簇簇;情人节,理应情侣约会,恩恩爱爱等等,道理相同。现在已是过清明,燕子依然杳无音信,心中不免空落落的。突然,一个飘忽不定的燕影将我分散的目光全部收敛。额头部呈灰蓝色。短喙左右卜楞。翅膀轻轻抖动,仿佛能听见拨开气流的声响。虽然没有“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般极尽神形之态,可是电线杆上的斑驳燕影却给了我最为急需的欣喜。

我咋舌称赞,燕子就是燕子,忍不住一条一条的数起燕子的高尚情操。

燕子是爱情的象征。历代皆有痴情才子和闺中佳人,借助“燕燕于飞”(《诗经?燕燕》)表达爱情的美好;借助劳燕东西寂寞飞传递依依惜别之痛。《诗经?谷风》中清清楚楚有“燕尔新婚,如兄如弟”一句,乍一看,将夫妻比作兄弟,令我大吃一惊。难道两千五百多年前,就有同性恋存在吗?估计这种可能性不大,是我在断章取义吧。或许作者并没有料到,文明开化的今天,他那个生动的比喻会成为现实。无论同性,无论异性,比翼齐飞共结连理,终归值得庆祝。

上高中时,我被分配进尖子班,同学们拼命学习,根本无暇顾及谈情说爱。家长,老师,学校,多管齐下,狂风骤雨般的考试,掩埋掉仅存的一点点好感。我一直暗恋班级一女生,上课一个劲儿偷偷瞄她,下晚自习,故意去商店,希望能与她(她走读,超级认学)攀谈几句。两个半晚自习,长达三千字的一封情书,耗尽我平生才气,悄悄塞到她的桌堂。

期待,期待,期待。

次日下午,发现桌堂多了一张白纸,十六开的白纸。置顶歪歪斜斜一行字:对不起,我们做朋友好吗?字迹很小,其余空间一片空白。

离开校园那天早晨,我坐在出租车里,她的背影无意间闯入视线。

忘不了,那一刻,她的马尾辫宛若小燕子的剪刀尾,穿破瞳孔,植入我的脑海。

高考过后,我们各奔前程。我带着思念出外求学,忘不了,那一刻,苦思冥想一番,词汇库中跳不出更为贴切的言语。

------她的马尾辫宛若小燕子的剪刀尾,穿破瞳孔,植入我的脑海------

燕子是不慕名利,冷眼荣华的,是重情重义的楷模。她能做到“不慕深宫院,甘栖陋室梁”,抉择中流露无尽洒脱;她能做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回归时饱含物换人非的辛酸;她能做到“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卸下世人一生都放不下的包袱;她能做到“栖息数年情已后,营巢争肯傍他檐”,至死不渝般的坚持??????

是谁说“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最无情”?过去,燕子将巢穴坐落在梁间或是农舍的屋檐下。然而,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不知道燕子们该何去何从?人们在以身体的极限与时间竞赛,与金钱攀比。摩天的高楼大厦,鱼龙混杂的街道人群,持续不断的噪音,汽车发动机的烟尘,污水池子发酵的恶臭??????见到她们,人们不再称她们为燕子,而是swallow。她还有几个“同父异母”的异性哥哥,大哥是吞咽,二哥是轻信(别人的话等),三哥是忍受(无礼、压力等),四哥是取消(发言等),没有一块是好饼。没有燕子地球照常转,谁都可以不在乎,一旦没了swallow就会天塌地陷不得了了。人们整天的swallow来swallow去,上班赶时间饮食要swallow;网络新闻各种媒体时刻在swallow;住房,工作,生活的压力要swallow;家人的团聚,亲朋的party,情侣的约会统统swallow,甚至于把健康和生命也swallow。有谁会在说着swallow时想到燕子?面对种种现实,燕子改变了自己的习性。她们移居新的住所,电线杆上,高压线上,电网中间,她们站在人类的上空静静地注视着,看着文明去开拓文明,看着文明去毁灭文明。自然赋予一切生灵以一个潜规则:既然不愿同浑浊,就乖乖地做个看客。

燕子,能够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成为艺术形象和文化符号,很重要的是她的思归情怀。小时候,燕子在房檐下搭了一个泥巢,由于男孩子的天性使然,我便用长竹竿将泥巢扎破,赶着燕子落荒而逃。没过两天,新的泥巢在原地建起,我又将燕巢打破,衔泥而来的燕子惊慌失措,我高兴地叫嚷着,心想她们一定不会再来了。结果出人意料,第三天燕子在原地又建起了新巢,我撅着小嘴还要“犯罪”,是奶奶阻止了我。奶奶说燕子是通人性的动物,她每年秋天社日起程去南方过冬,春天社日再回来,周而复始却始终住在一家,你赶也赶不走的。后来,慢慢的我长大了,奶奶也老了,我明白了,奶奶也走不动了。一次放假回家,看见奶奶一个人坐在石阶上。那会恰巧奶奶的哥哥烧一周年,她双眼凝视远方,眼神里浸透泪水,白发间沉淀着岁月的沧桑。

“奶奶你想家了吧?”我轻声问道,顺时坐在她的身边。

奶奶自己回不了家,其实家早就不在了,多少年忍看亲邻成新鬼,多少年童时记忆已全非。奶奶在尽力的回忆着,她怕忘掉过去,毕竟这把年纪的人,忘却的远比记下的速度快,内容多。我回头看着房檐下,燕子在做巢了。奶奶默默地凝望着,望着燕子归来的天边。燕子和奶奶一样,常常怀念起埋葬亲人的地方,即使是风刀霜剑也不愿离去。

哎,离开家乡很长时间了,也没给亲人们打电话。不知道故乡园子的蔬菜地里是否还有奶奶耕耘的身影;不知道房后的小杨树是否被来往的马车擦破了皮;不知道父亲是否卖菜时还是不敢张嘴大声吆喝;不知道母亲是否还经常看着墙上落满清尘的奖状发呆。白云苍狗,岁月无情,转瞬间往事化成记忆的碎屑,沉淀在脑海。

“长是江楼使君伴,黄昏犹待倚栏干”不知道何时,自己成了一只孤燕。燕子啊,在故乡的眼中你是漂泊的游子,在游子眼中你却是天涯的故乡!

记得幼儿园时学过一首歌就是《小燕子》。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 。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唱着唱着我转身冲到书桌旁,戴上眼镜迫不及待地双手扒住窗台,抻长了脖子定睛细看,动作和表情充满神秘,生怕被别人抢了先儿。我要第一个看到春天的使者,第一个目睹燕子身上的风尘,在这一点上,我承认自己是很自私的。

终于看清楚,原来那只是一条灰色的塑料膜,在妖风中卖弄自己的风骚。

哎,原来那只是一条灰色的塑料膜,一晌贪欢罢了。

平时不喜欢戴眼镜的,就是不想把每个人看得太过清晰。喜欢看女孩子的脸蛋儿永远光滑细嫩若清水芙蓉;喜欢男孩子脸上布满笑容尽阳刚自信;喜欢在朦胧中看人,看风景,看世界。自己心里明白:有时误会产生美,有时真实产生美,不管是自己的虚拟还是客观的存在,美的源泉其实来自观者的心。文人就是文人,几行文字就能抚平别人内心的感伤。

看清楚后,心中的失落和害怕是对等的。失落的是凤凰变乌鸦浪费精神,害怕的是燕子不会再来了。看到没有,这是大漠风沙,是经年干旱被不断侵蚀的草原,这里气候恶劣,废气烟尘滚滚而上比狼烟还浓。心平气和的我,诚心实意地劝燕子一句:“这里不适和你,‘经冬好近深炉暖,何必千言万语归’?”

电话铃的声响打断我的思绪。

“喂,老舅,春天来了。”

孩子总能让成年人丢掉许多烦恼和忧伤。

“杨仔,那你有没有见到小燕子呀?”我笑着有意在问他。

他天真的答道:“还没有,小燕子在回家的路上。”

我被小外甥的话震惊了,放下电话,心里莫名其妙的豁然开朗。此时,夕阳已逝,万籁寂静,路灯通明,霓虹璀璨。风依旧在刮,沙依旧在飘,树枝依旧在摇摆,行人依旧在流浪。虽然家里满目荒凉,归乡的路途千里迢迢,但是我心中不再有害怕,因为燕子喳喳的叫声最先传到孩子的耳中,孩子告诉我,她们在回来的路上。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15848167351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推荐: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比较细腻的文字,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和感悟。
再发稿时注意个别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
期待您的首发文章。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祝你天天拥有愉快的心情!at:2011年11月28日 晚上8:13

15848167351-回复谢谢文清姐! at:2011年11月28日 晚上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