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病在别处余伊文

发表于-2011年12月02日 晚上8:17评论-1条

很多年前,很多人用《生活在别处》做题,写出很多经典的文章。此处也山寨一把,“病在别处”。证明我们还是有病的,没有大病,至少亚健康。病从身体一直蔓延到灵魂深处。 

著名漫画家朱德庸在《大家都有病》里说:“不管你住在地球的哪一面,每天早上九点钟走上街道,你会看到这座城市里最庞大的一个族群正快速移动而去。到下午五点钟,这个族群会再度回来。每一座城市,每天。是的,他们是本世纪人类在制度上的最大发明,他们是男人族群与女人族群之外最大的一个族群,他们每天部在为关于上班这件事烦恼或快乐。” 

朱德庸为大漫画家、大思想家,不光漫画画的好,文字也很出彩,有种犀利之感,堪称重磅炸弹,将我们身体和灵魂里的病,统统炸了出来。 

在这个世界上,上班族是制度的伟大发明。生活是移动的生活,思想却是联通的。每天总有一些人为了挤公交,而没有及时地乘上一趟有座位的车,也带着些沮丧和失落被老板叫骂。他们是无辜的。而老板却不管你有何理由。你说老板骂你是有病,老板却说你为什么迟到,没有任何理由可言,说你不守时还狡辩,结论是大家都有病。 

我们是有病的,是说我们的言与行,还有心理,在并不顺畅的一天中,遭遇一些事情,心情波动的不正常,皆通过喜怒哀乐表现出来。我们总认为这是正常的,其实总是不正常的。隐瞒自己有病的人,说自己没有什么病,其实是最危险的。 

我们都住的很远,坐车也很远,上班也远,和爱人也很远,和乡下更远,和梦想超远。和现实倒近,差点成了一家子。我们似乎别无选择地流浪在别处,病在别处,生活没保质期,总被满街地沟油所玷污。 

病从身体一直蔓延到思想。以前的人们在肉体上不很完整,而现在的人显得更严重。生命的战斗力被大大削减。身体病在别处,心在空气里孤独飘荡,不是没有好的选择,而是安于一种诱惑,源于年轻时的偏执。 

一些快节奏的城市,那些人表面看起来很健康,到了黑夜就病态开来。孤独和寂寞降临,暧昧的女人需要安慰,通宵达旦的网民们还需振奋。我们都有病,这样或那样地做自己的事情,有时候的目标明确了,却还是会暴怒和发泄。原本毫无思想的动物亦如此。 

都市里住的人,像一个个被自己设置的笼子困住,他们一天要为很多的事情,折磨亿万个脑细胞。悲伤、大笑、发呆、沉默、哭泣、痛苦、压抑、发泄……全都来的猛烈,也反复地冲撞着。城管有病于是每天去砸商贩的摊位,农民有病每天没事也要去田地看看,女人没多大的杂事也要纠结几天,天气闷热的时候喜欢躁动和不同寻常,上网的朋友寂寞了就看些艺术片,我们重复地做同一件事情而不知其目的,等等等等。 

病在别处,别处有病。作为病人的我们,应该想想身边的环境,睡在山林里的动物,病是需要和自然协调,而不是人的主观和强制。你应该想象一下,你最真实的样子,没有任何毒。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余伊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谭水寒推荐:谭水寒
☆ 编辑点评 ☆
谭水寒点评:

作为病人的我们,需要和自然协调,而不是人的主观和强制。
是呀!是人就有三分病,无论蓝领、金领,还是豪富、平民,甚至皇帝圣人。
本文以一种人群,颇有微词的表达了这一观点,其实不仅包括身体,还有言行。
欣赏。

文章评论共[1]个
金子川-评论

最后数第二段,有待修缮,读着觉得缺东西或者有点紊乱。从城管一下子又到农民,然后又扯到女人,然后又到网民,这种写法不是很条理,我们到是明白你的意思,可是读着不顺溜~~~at:2011年12月03日 早上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