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渔翁吴英桥

发表于-2011年12月06日 晚上9:53评论-3条

渔翁

文:吴英桥

落日的余晖扑打在宁静的河面上,像新婚时的红地毯。一叶小舟慢慢地滑向小河口,两边青翠的小山倒映在河里。水很清,可以看到鱼在欢快的游来游去。渔翁把船绳系在靠河岸的桐梓树上,他今天要喝酒。隔壁家的小伙子结婚。将近五点了,不知道能不能赶上最后一班筵席。

晚上九点多,三姑子听到有人喊:“老三,老三……”“哎!”三姑子应了一声。“你家猴子在陈风家喝醉了。”三姑子是渔翁的老婆;今天是陈风的小儿子结婚;猴子是渔翁的小名。提起猴子的这个绰号,我想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那时候渔翁还年轻,每天都起来得很早。他是全村第一个起来的人,也是全村得分最多的一个。我们那里是梯田,里面叫田老坎,很高。渔翁总是很快的爬上去,用不了多久就把田老坎割得很干净。三姑子是外乡来的,听说是湖北人。她看那时的渔翁很勤快,在乡亲们的撮合下,和渔翁结了婚。在乡亲们似真似假的玩笑中,渔翁也渐渐叫习惯了猴子这个绰号。

渔翁的大儿子生的时候下了点小雨。那天是芒种节,家家户户都忙着播种,也就是洒稻谷。接生婆告诉他生了个儿子时,他高兴得从田里跳起来,不小心把弄好的苗圃踩坏了,他小心的一点一点的把泥巴复原,像做错了事情的孩子,被大人撞见了有点儿害怕。他飞快的跑回了家,从母亲的手中接过了儿子,他发现儿子用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着他,充满了好奇。他以为儿子认识他,就说:“来,宝宝,叫爸爸!叫爸爸啊!”他这一说不打紧,还把儿子吓哭了,弄得他一身的尿臭味!被母亲一阵训斥,“孩子刚生下了你就要他叫你爸爸,你是不是想当爸爸想的脑袋进水了。他噜了噜嘴,回田里洒稻谷去了。

大儿子很调皮,是我们村的孩子王。隔壁村子的都很怕他。每个晚上,他都带着一群孩子到处玩。只要有好玩的地方,都会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会去偷山头后面人家的鸡;会去欺负邻村的孩子;更会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疯。很多人都怕他。包括本村得一些人家,更是给他取了个有名的绰号叫巴哥。巴哥是我们县解放后有名的土匪头子。经常欺负左右乡邻,最后闹得没有办法,直接上报到省军区,才派军队来镇压。最后巴哥是死了,听说是我的祖太的祖太打死的。后来村里有的人家孩子调皮,就会有人用巴哥去吓唬他,最后吓唬不行,就直接取了这个巴哥的绰号。从此,巴哥就成了村里调皮孩子的统称。

巴哥长大后有了份稳定的工作,在学校里当老师。后来改革开放,分田到户了。巴哥辞去了老师的工作,回家里务农。那时候在家务农比当老师有前途,当老师是没有田分的。所以说那时候农村人的见识是比较短浅的,如果巴哥一直在学校里当老师,也许会有一个好的家庭,可是后来一切都变了。

随着祖国城市化地发展,老师的需求越来越多,国家给老师的工资不在是以稻谷多少担为支付方式了,而是改成了货币。工资越来越高,巴哥有些后悔了。他恨自己不该听老爸的话,只要他能足够努力,也许已经的当了校长也说不定。随着物价的上涨,种田已经无法养活一家人,巴哥开始做些做生意。那一年有人给他介绍了邻县的一个姑娘,巴哥看姑娘很贤惠,会做衣服、鞋子。还炒得一手的好菜。于是就找渔翁要了些钱,给了些聘礼,那家也不怎么挑剔,于是两家就结成了亲家。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巴哥得罪了邻县一个镇的镇长的舅舅,被陷害判了三年的刑。那时候他老婆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在改造期间,他在狱中知道了儿子的出生,兴奋得落下了眼泪。老婆经常带着儿子来看他,让他有了生活的勇气与动力。由于表现优秀,他提前一年出了狱。一家人好好的过了几年,他那些在监狱里的朋友开始来找他,那些不三不四的人,给他的影响是很大的,他开始学会了赌,紧接着又学会了嫖。还经常带一些女人回家。于是他老婆气不过,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可能是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巴哥也收敛了许多。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还是改不了他那嫖赌的性格。就这样过了七年,巴哥患上癌症,由于做错了手术,没几个月就离开了人间,他走的时候,他老婆是清醒的,还在她的灵柩前哭过。渔翁和三别姑子提多伤心啊,毕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啊,在下葬的时候,三姑子还在坆前哭。后来没有办法啊,在他哭的没气儿的时候,她的小儿子把她背回了家。就这样,三姑子在家里躺了将近一个月,气色才渐渐地好起来。

渔翁的小儿子比大儿子小四岁,叫四毛。那个年代计划生育还不怎么严,家里面有三五个孩子的是正常的。渔翁的小儿子比大儿子还要聪明,又比较内敛,还上过高中。那时候能上高中算是特别有文化的了。但和他哥哥的命运一样,他也是相信了渔翁的话回家种田了。四毛是不甘心在家里干农活的,那时正好邓主[xi]号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另一部分人走向共同富裕”,国家下发放了扶贫款,于是小儿子就通过一些亲戚的关系带了十万元搞了个打沙场。刚开始的时候是赚了不少钱,随着打沙船的越来越多。生意也开始不好做了起来,这时四毛刚结了婚,老婆有了孩子,是属于未婚先孕的那种。四毛就卖掉了打沙船,带着卖船的钱和借的五万块南下经商,希望能靠着这二十五万拼出个名堂出来。本来是赚了钱的,却又迷上了炒股。由于不懂股票炒作,最后陪得血本无归。好在还清了账,他也老老实实的回家种那一亩三分地区了。

本来渔翁是不想打鱼的,孩子们都养大了,他也该在家享清福了。可是他两个儿子都争着养母亲,他没办法只好做了一艘船,说:“我没要你们养,我管克和里打鱼克”。(新晃话)于是两兄弟的争吵才停了下来。事实上,他的大儿子死得早,小儿子和媳妇又常年在外。他就是靠他打鱼的技术,养着他两个孙子。

去年,他的老伴三姑子走了,他的儿媳说他希望老婆子死。可是谁能看得到渔翁眼神里的苍凉,无助呢?三姑子走的时候,两个孙子都回来了,回来看她最后一眼。小儿子很伤心,一个人独守在灵柩前忏悔。悔他当初不该那么起贪念,悔他连母亲的最后一个微笑都看不见,悔他么没有让母亲过好日子,更悔他没有尽到孝顺父亲的责任。渔翁有时会看看生前三姑子的相片;有时会抚摸盛装三姑子的棺木,他仿佛抚摸到了三姑子,也好像看到了那年他们结婚时,三姑子对着他笑。葬礼就就要结束了,他的大孙子,小孙子前来辞行,一人给了他五百块钱。他本来是不想要孙子们的钱的,特别是大孙子的钱,他是想让他好好存着,将来娶个老婆。可是,当他拒绝的时候,孙子们都哭着说:“爷爷,我们很少回家,也很少看到您,婆婆不在了,我们想让您过得好好的,这样我们在外面也放心。”大孙子还说:“爷爷,爸爸走了这些年,是您把我拉扯那么大,小时候,我不懂得你打鱼的辛酸,还抱怨您不给钱给我买资料。我现在长大了,也明白要养活一个家很不容易,小时候我和弟弟不懂事没少给您添麻烦,这些钱您就收下吧,让我们为您尽尽孝吧。”渔翁送两个孙子上了车,留下了欣慰的泪水,“唉,孩子们,都大了!”

老伴走了三年了。这三年,他的大孙子没有回来他,他也不觉得什么,倒是小孙子,经常随着儿子和儿媳回来看他。有时候儿子会把大孙子带的钱给他,有时一百,有时两百。这是他跟大孙子唯一的联系方式。他不用去找他,大孙子自然带些钱回来。他不在乎钱的多少,大孙子能找人带钱回来,证明他生活得不错。他也不去管他了,带钱来,他就存着,不管多少,一笔一笔的记着数。他想着哪天,大孙子会带个媳妇回来,这钱就给他们当喜钱吧。

今天是渔翁的八十大寿,小儿子说要办个大的。把孩子们都叫回来。渔翁不同意,他不想让两个孙子来回奔波劳累。为此,还把儿子骂了一顿。儿子说:“那就不叫他们了,咱们大生(湘黔一代管大寿叫大生)接着办。”大生那天,两个孙子都回来了,还带了女朋友。渔翁说他们带着老婆回来了,两个女孩子脸红彤彤的,头低得很低,不敢看他。大孙子说:“我和弟弟就想圆您一个梦想,也想让您放心,我们准备在过明年一月份结婚。”渔翁问小孙子,小孙子说:“和哥哥一起结,图个喜庆!”

晚上,渔翁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了大儿子和小儿子、两个儿媳,也梦见了他的孙子和他的孙媳妇们,在梦里他还看到了三姑子,她正站在田埂上,咧着嘴对他笑。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吴英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千古柔情点评:

读罢文章,让我们看到当今农民在乡下的现实生活,从中也看出农村人意识的短浅。文章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现今的农村,成人都外出打工,家中的留守老人在照顾孙辈的同时同样需要亲人的关心和温暖。
朴实的文字向我们述说着渔翁一家发生的故事和留守老人最后的梦想。
文中的人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文章评论共[3]个
千古柔情-评论

拜读佳作,问好朋友!at:2011年12月07日 凌晨0:28

吴英桥-回复谢谢的编辑的用心回复,学习了 at:2011年12月07日 下午4:48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晚上好!at:2011年12月08日 晚上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