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月儿皎皎话中秋歪诗可心

发表于-2011年12月07日 中午12:08评论-2条

每逢中秋,丹桂飘香,江枫渔火,菊影重重。我脑海中便浮现一轮皎洁的明月。

赏月如品人生。我清楚地记得那年满十二岁,已不再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懵懂年龄。祖母教过两句诗:“古人不识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亮就是这样亘古不喻地把自已的光辉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人类。

那年月,是大集体时期,生活很苦,我一边上学还一边看牛,每天可以帮父亲挣回两分工分。到了晚上因没钱打“洋油”,我常常在月光下做作业,所以对月亮倍感亲切,也特别的感恩和向往。

八月中秋是我最盼望的节日。一是因为有月饼吃;二是听老人常说:“年怕中秋。”我以为中秋一过,不久就要过年了。所以常常迫不及待地问祖母什么时侯过中秋。记忆中那时的月饼叫“苏月”, 俗称“油月”,只八分钱一个,包装是油亮油亮的白纸,中间盖了个大红印章,也不知上面写着什么。饼儿到手,扯开包装就吃,一口咬下去又脆、又香好吃得不得了。吃快了,饼上的表皮一块一块地落在胸襟上,白白的,等把月饼吃完,再将衣服上的饼皮小心奕奕的拈到口里,才去细细地品偿着。时至今日,我仍就喜欢吃这种又香、又脆、又便宜的“油月”。所以我在<赏月>一诗中有两句:“儿时一口中秋月,至今留香在舌尖”。这大概就是心理学家讲的“条件反射”吧。

儿时见到的秋月,是如此的皎洁明亮,如此的玲珑剔透。月里嫦娥仙子呼之欲出,从来没有朦胧的感觉。

长大以后很少去关怀月亮了,对中秋节也不再象儿时一样渴望。尤其如今身居闹市,夜里不是与电视、电脑相伴,就是与牌友、歌友为伍,根本无心顾及天呀月的。城里人也不象村里人对传统节日那么重视,平时多吃滥见,所以中秋节呀,月亮呀的印象也就一年不如一年地淡泊了。就拿月饼来说吧,品种增多了,什么广式、苏式、蛋黄、果仁,淋朗满目;形状变大了,要用刀子切割来吃,甚至还创吉尼斯;价钱昂贵了,上百元一盒彼彼皆是,还有珍品上千元一盒,内藏金勺、银筷,以馈达官贵族之用;时间拉长了,从端午节后开始就有月饼上市,直至重阳。你想作为时令特品,时下还有“时令”二字可言么?更何况月过星移,朝流涌动,在红尘十丈的市嚣中观月,看到的是被凡人践踏过的月球,神奇渐失,诗意顿减,即便是重返儿童,也难找到当时的心境和感觉。皎皎儿时月,在晶晶的瞳仁中,早已别有情韵了。

今年中秋,欣逢祖国六十华诞,八天长假更是难得。人们自然对中秋节另眼相看。加之改革三十年来,自然环境得到改善,传统节日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也开始反省,要反朴归真了。在“环境友好型”的推动下,山青了,水绿了,天蓝了,空气新鲜了。自然今年的中秋月儿也显得特别的圆,特别的亮,也特别的香。

为了中秋赏月。我与老伴特意把儿女们接回家吃晚饭,按照家乡以前的习俗准备了几道老土菜。如土鸡、萝卜炖骨头、蟮鱼炖皮粉、油豆腐红烧肉……和一大碗糯米粑粑。菜一上桌,女婿们就笑着说:“哇----爸爸:今年过土中秋阿!”话虽这么说,但儿女们、小孙子的筷子早已发动攻势。一家人围着桌子,大口吃着土八道,小口品着葡萄酒,欢欢笑笑,喜气洋洋,不亦悦乎!

一顿饭吃到月上东山。开始赏月了,儿女们燃放起炮竹,我也拿出早已准备的三柱香来,教小孙女对着东方皎皎的圆月许上“三个愿”,口里念道:一柱香愿国泰民安!二柱香愿家人幸福安康!三柱香愿个个进步,心想事成!愿毕,我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纸包“油月”,看着大家开开心心地赏着月饼。

此时此刻,我的心油然亮堂起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歪诗可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邹老宽推荐:邹老宽
☆ 编辑点评 ☆
邹老宽点评:

年年中秋秋赏月,年年赏月月不同。过去月饼少而香,现在月饼花样多。今秋回归土菜宴,阖家欢乐共婵娟。文笔挥洒自如,语言流畅。问候作者。

文章评论共[2]个
罗军琳-评论

中秋月圆人圆好温馨at:2011年12月08日 中午12:20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晚上好!at:2011年12月08日 晚上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