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再说“杀人恶魔”马加爵笔耕潇湘

发表于-2011年12月10日 中午12:28评论-1条

马加爵杀人案曾经在网络上很是沸沸扬扬过一阵,现在早已沉寂下去了,就像一坛过气的老酒,再也无人问津。最近在网上闲逛,逛到一个有些名气的作家的博客,其中有一句话提到了他,把他同药家鑫等同起来,称他为“有史以来最恶心的杀人犯”,我的心里就隐隐有些不舒服,如鲠在喉,总想说点什么,于是产生了写作这篇小笺的冲动。

初次看到片面的报道,第一感觉真的认为马加爵是一个疯狂的人。的确,法律没有赋予他连杀无辜的权力。但是,当了解事件的真像时,主流媒体妖魔化的马加爵形像渐渐还原了真实的面目。

他是来自贫困山区的穷苦人家的孩子,在缺衣少食的困境中,在父母艰辛劳动所得低微收入的苦苦支撑下在大学求学。药家的初衷是期望举全家之力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来,从此改变家族穷苦卑贱的命运。但是,当今的校园不再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圣地,而成了一个资本逐利的天堂,成了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的微缩版,成了官二代和富二代表演财富秀的舞台;对于穷人的孩子来说,无处不在的睥睨、挪揄和压制,让倍受穷困煎熬的莘莘学子难以集中精力学习,随时都要面对人格尊严被践踏的窘迫。面对“拼爹时代”污浊的社会风气,如果你没有“李刚”一样的爸爸和权势财富扭结的关系网,那怕你尽最大的努力去学习,也难以看到明朗的前途,就像一个在大海上失去方向的小舟,前途一片茫然。他们常常会生出这样的疑惑:举全家之力供自己在这里读所谓的“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马加爵,决不是个体的马加爵,而是成千上万个贫穷学生的缩影。对于一个个饱受压抑和欺凌的灵魂来说,大学不再是授业解惑,培养健康人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育苗基地,而是让他们的身心倍受蹂躏的人间地狱。章家瑞导演的电影《迷城》就真实地反映了这样的状况。

如果有健康的体制和良好的社会风气,马加爵决不会成为一个杀人犯的,他甚至会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的身上本来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普遍认可的道德的血液,具有善良和忍隐的属性。但是,当善良受到摧残,当忍耐达到极限时,就一定会产生反弹,正如陈胜吴广在走投无路时会揭竿而起一样。经济上的拮据,现实的冷漠,压抑着他的精神一直像紧绷的琴弦,找不到释放的通道,找不到自我排遣的途径,当揣着优越感的同舍没完没了地又一次践踏他的人格尊严时,那些欺凌的举动终于成了压跨他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杀了他们,但对一个曾对他有过些微善举的学生,他的刀子没有砍下去,这说明马加爵心里还是有着明晰的善恶准则的,并不是传说中的杀人恶魔。杀人偿命,无话可说。在法庭上,马加爵拒绝律师的辩护,也拒绝上诉,只求速死。他是一个有知识的人,非常明白自己在干什么,干了什么。他不是疯狂,而是哀莫大于心死,是一个苦苦挣扎的疲惫的灵魂对这个不公平的社会的反抗和厌倦;是对自身努力的无力感的绝望;是对苦难命运决绝的告别;是对痛苦煎熬的灵魂的释放和解脱。而那几个被害的学生,不过是成为了这个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的社会的牺牲品而已。

马加爵被枪毙了,连同被他杀害的几个同学一起死了。他们的悲剧没有引起执政者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没有促使当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民生,缓和社会矛盾,重塑道德风范,而是尽可能地“维稳”,将杀人犯妖魔化,然后“和谐”掉。在刑拘期间,马加爵不无感慨地对一个拘押他的警察说:“我穿着的这身囚服就是我这一生穿过的最好的衣服了。”冷酷的国家机器听后也动了恻隐之心,禁不住双眼泛潮。然而你——如果你还有良心的话——还认为他是一个“有史以来最恶心的杀人犯”吗?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笔耕潇湘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谭水寒推荐:谭水寒
☆ 编辑点评 ☆
谭水寒点评:

国家的改革中,大的人物有牺牲,小的人物也有牺牲。中国的改革所谓的成效目下可见一斑。
杀人者必偿命,但造成杀人的原因有时人们只看表面,不思考内在原因,实有片面之嫌。
本文细微分析了马加爵犯罪的社会所造成的恶因,从而呼吁重塑道德风范。欣赏。

文章评论共[1]个
谭水寒-评论

欣赏佳作。(:003)at:2011年12月10日 中午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