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林参军两年后的一天,收到一个女孩的来信。女孩名叫小雨,从小便对军人无限崇敬。通过她的女友的兵哥哥,认识身为部队文书的嘉林,向这位战士发出一封友好的信。就这样,他们成为笔友。
书信往来,小雨和嘉林渐渐互相了解。原来大家都是同一所中学毕业,嘉林比她高三届。小雨对边防生活很感兴趣,好奇地问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嘉林十分喜欢这个从未谋面的小妹妹,觉得她十分天真可爱,细腻、温柔中又带点野性。
一年后,嘉林复员回来,在一家大工厂保卫科工作。
第一次见面,嘉林暗暗吸了一口气。小雨,这亭亭玉立的女孩子比他想象中还要年轻、美丽,而且有种清清纯纯的气质。嘉林不禁心里一动,脱口而出:“你能给我诗的灵感,真的。”小雨微微一笑:“见到你,我好开心。”
见面后,嘉林才知道,其实小雨并不寂寞,周围总有一群男孩子围着她转,她是个活泼快乐的女孩,并不象信中所说那样孤独无助、感情脆弱。但他也理解:女孩子的心理变幻莫测,这也是她们的可爱之处。
嘉林第一次约小雨上茶座时,她望着各式各样的饮料,说:“我想品尝完它们的味道。”以后每一次到这里,她不会要重复名称的饮料,直到尝完才说:“我最喜欢马蹄爽,清甜清甜。”嘉林便记住马蹄爽。
小雨每次值小夜班,嘉林准时8点钟到医院,而且还带有可口的零食或水果。值班医生打趣小雨:“你这位男朋友可真体贴呵。”小雨望了一眼嘉林,笑着说:“什么男朋友呀,他是我表哥。”“表哥?哪有这么周到的表哥?他看你的那种眼神,象看情人一样温柔。”值班医生逗着小雨。小雨懒得再解释,因为陪她值夜班的男孩子不止嘉林一个。这一群护花使者大多是金融系统的高材生。高大英俊,家庭条件好,自己有楼房。群大男孩把小雨当妹妹宠爱着,使小雨幸福得象个公主一样。撒娇、打闹、发发脾气,总有人送小礼物哄着、呵护着。带她上山打鸟、野外踏青、下江摸鱼、到树林里捉蝴蝶;带她去歌厅、舞厅卡拉ok;甚至带她认识更多漂亮的男孩。可以说,这段日子是小雨少女时期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日子。
和那群男孩子相比,嘉林内心难免会产生一丝自卑感。小雨公平对待每一个男孩,从不偏心。但下夜班后只允许嘉林送她回家。理由是:嘉林有安全感。
而且,能单独和小雨约会的只有嘉林。他俩喜欢在远离闹市的茉莉花田的边埂上坐着谈心,说出心中种种感受。嘉林是家里最小的儿子,由于家人对他不理解,过份约束他,反而引起他的反感,他不觉得家庭是温暖的。甚至,家里的老奶奶希望早点见到小孙媳妇,嘉林对奶奶说:“也许您还想早点见到你孙子的儿子呢。”小雨听得笑了:“让我给你做媒,那我就有表嫂可以叫了。而且帮了你家的大忙。”嘉林善意地瞪瞪她,她也望着他,天真地说:“你也算是个漂亮的男孩,也许穿上军装更帅。”嘉林有点脸红:“你真大胆,敢正面称赞男孩子。”小雨反而侧着头问:“有什么不对吗?”“你好可爱。在部队里,别人还以为你是我的未婚妻呢。”嘉林情不自禁地说出来,又后悔了。小雨却认真地说:“我们只能是好朋友,但愿你永远珍惜这份友情。”
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直到深夜才分开回家。他和她从不拉手,尽管坐得很近,却保持清清白白的关系。对这种难得的信任,嘉林感到幸运与满足。
可是,小雨太出众、太纯情,无法让人不为伊心动。嘉林内心那份爱一天天炽热起来。偶然一次,他听到小雨唱几句歌:“总是在爱过以后,才知道付出许多;总是在最后的时刻,才知道答案是什么……”这是台湾张清芳的一首《亲爱的,请不要说》。就只几句,嘉林已经听出小雨的歌声清清纯纯,一点不象平日说话时的嘻哈声音。他心里汹涌着一种感情:如此清纯的声音,如此清纯的女孩,就象一幅美丽的油画,只能远远地欣赏,却无法真实得到她、真正拥有她。怎么不教人心疼。他知道自己已经深深爱上小雨,但又无法向她说出自己的感情。小雨曾经说过:“难道世俗凡尘里,男女之间就不可以存在纯洁的友情吗?我不相信。”嘉林必须尊重小雨,尽管有许多次机会可以拥抱她、亲吻她,但他不能。他知道一旦这样做,小雨会永远讨厌他、不再原谅他。因为她是个爱憎十分分明的女孩。他不愿破坏自己在小雨心中美好的形象,他的角色只能是“表哥”、好朋友。在她的生命中,他只能是个过客。
经过反反复复的思考,嘉林决定离开这里到广东去。他不能再面对小雨,他怕自己故作坚强的外表坚持不了多久,他感到十分的脆弱与懦弱。向小雨辞别时,小雨问他为什么要走,他掩饰说:“这里不适合我,我想去那边发挥自己的潜能,创一番事业。”他不敢说,也不能说是为了避开小雨,为了摆脱矛盾与痛苦的折磨,为了使自己心中强烈的爱冷静下来。也为了不让她失望,为了帮她完成心愿:世间男女除了爱情之外,还可以存在纯洁的友情。
-全文完-
▷ 进入符小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