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热映的中国战争史诗电影《金陵十三钗》,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好评如潮。大型纪念图书《金陵十三钗——我们一起走过》也随之发布,男主演佟大为撰写的文章《圆梦》中提到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文中,佟大为回忆了自己与张艺谋导演合作的缘起,拍戏过程中的苦辣酸甜,以及和好莱坞一线男演员合作的收获。他坦言:在听说张艺谋导演在筹备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国战争史诗电影《金陵十三钗》,就向制片人张伟平主动请缨,表达想进剧组、扮演一个合适角色的想法。在张伟平的极力撮合之下,佟大为得以进入剧组,与张艺谋合作,造就了“李教官”这一银屏经典。
佟大为的主动间接赢得了《金陵十三钗》的成功,也成就了他自己。以张艺谋在电影界“笑傲江湖”的姿态,没有此“佟大为”,必能选到彼“佟大为”,想与之合作的演员名流多不胜数,找到该角色的合适演员不难,以“老谋子”的高超导演和精湛技艺,总能“妙手回春”,最大限度发挥演员的潜能,塑造银屏的“绝世经典”。但是,不禁要问:为什么就是佟大为呢?究其原因,在于大为的主动。诚然,以佟大为今日在演艺圈的地位和名气,不参与该片,也能获得很多片约,参与主演其他的影片,同样能够获得事业上的发展。然而,他的这次主动请缨,不仅圆了自己的梦,更为自己未来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鸡血”。
“主动”一词,即是“能够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要做到这样很难,但佟大为做到了。首先,他有了想与张艺谋合作的想法,期待进入剧组,这是第一步;其次,他积极给剧组的关键人物制片人张伟平表达了想法,造成了有利于自己的局面,这又进了一步;最后,他自身的素质得到了剧组的认可,剧组愿意把机会给他,事情办成了。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如果没有意图,一切无济于事;如果有意图但不主动争取,仍然难以成事;主动表达了,兴许能够得到机会,不争取,没有一点机会。佟大为的主动,给自己创造了机会,也彰显了其作为国内当红明星的过人素质。
主动是一种素质,有了这种素质不一定成功,但“不主动”却是很多人、很多事失败的原因所在。刘备的主动,赢得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袁绍的不主动,屡次丧失战机、“慢半拍”,导致了官渡之战的惨败;李世民的主动,外御强敌,内修德政,终成贞观之盛世,人民之安康,慈禧的不主动,终陷国家于内忧外患、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不主动、不作为,意味着放弃,预示着失败。于国家,将自毁长城;于个人,将前途无“亮”。
影片的巨大成功,证明了佟大为的主动是“硕果累累”的。正如他在《圆梦》一文结尾所言:“《金陵十三钗》在我事业第二个十年的开始,给了我难得的机会,是我事业的新起点,我在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所经历并学习到的一切,将让我终身受益”。感恩之情,溢于文中。
作为观众,我并不是佟大为的忠实粉丝,但通过这次成功出演的台前幕后,我对他刮目相看。他身上主动进取的优秀品质,值得每一个年轻人学习并借鉴。
祝福大为,大有作为。
-全文完-
▷ 进入余国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