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位于北大荒的莎克拉油田。当时鞭策着莎克拉人最响的口号是“天当房,地当床,野菜野果当干粮。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石油工人声一吼呀!地球也要抖三抖呀!”
伟大的精神造就着火红的时代,更磨练出一批钢铁般的石油工人。他们怀着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远大的抱负,从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来到北大荒参加举世闻名的“石油大会战”。
我的父母是同班同学,相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使他们产生了深厚的阶级感情,并结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伴侣。他们从地质学院毕业后,背起行囊高举红旗唱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革命赞歌,坐了三天两夜的解放牌拖挂货车来到莎克拉油田,当时的莎克拉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不见羊。”一线的石油工人生产及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他们喝的是含有咸土味碱水,住的是“地窝子”和“干打垒”及帐篷的房子。当时属科研单位的地质研究院条件还好一点,听父母说他们的新房是安在一大库房里,凭结婚证才能住在这里呢,单身还没有资格住呢,是专为照顾新婚夫妇而改造的。每家每户是用马粪板或纸板隔成的。长长的走廊门对着门,门又挨着门,各家都没有独立的顶篷,20多户人家是共用着一个库房的顶篷。住这样的房子,隔音效果当然很差,特别是夜深人静时,连大声说话都不敢,甚至有时放个响屁都会遭到左右邻居的笑话。但是,除了响屁之外,新婚夫妇之间总会发出点其它声音吧!所幸的是,那年头大家却心照不宣,所以也就相安无事了。我不得不佩服:他们“装聋作哑”的本领着实高!
条件虽说艰苦,但大人们心里却很甜,因为他们心装着毛主[xi],装着全国人民,装着铁人精神。为了甩掉我国石油落后帽子他们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并且他们发扬了愚公移山的精神,要让这个事业子子孙孙的传承下去,所以他们必须大干快上,生产生育两不误。哎,那年头,大人们也不容易!
也就是那年的冬天,我来不及思考,更无人征得我的同意,我不畏世间的险恶,更不惧饥寒的交迫,便大义凛然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也许是遗传了大人们的拼命精神,还没足月哥们儿就溜出来了!
〖敬请留意【骚心】★七月早产劳母心〗
-全文完-
▷ 进入俗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