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写在葵花结籽时春飞

发表于-2012年01月07日 下午5:46评论-2条

蚊子哥哥又打来电话了,第一句话就是“该起床了!”我说好神奇啊,我是没想起床,可你又是怎么知道我赖床?他说就你那点小样,我能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打喷嚏我都知道!我说好好好,算我输给你,可我还是不想起床。他说:“起来起来,外面出太阳了,暖!”我兴奋地一跃而起,走到阳台,外面灰蒙蒙一片,雨还在下着,但整个人都清醒了。

蚊子哥哥真好,永远知我冷暖。回南宁的第一个早晨,也是他催我起的床,他知道诀别一段过去,我就会贫病,整个人都昏昏然。

离开三里那天,全校学生哭成一片,十分感人。路过下金,满地的葵花已经凋谢了,每一个花盘都低下头。包括路边那一丛丛的向阳花,也退去了原来的金黄色(三里的路边,田野里,到处是小黄花,我们说是野菊花,当地的老百姓说是“向阳花”,不管怎么称,总之它长得像葵花,简直是葵花的缩小版。)

我想下金的葵花如此,耀军庄的葵花也不例外吧,因为这是一个葵花结籽的季节。那一地的金黄,它们终于粉逝,换来满花盘的沉重,不知道在最后一刻,它们是否会无比留恋这个冬日赐予的温暖呢? 

车已穿过那座桥,又拐了好几个弯,我看着车内的其他同行,仍泪眼未干。

毕竟离别冷月中,

情绪不与往日同。

满腹离愁无穷尽,

兔子眼睛别样红。

背过脸去,望着前方,有人提议:“大家唱歌吧,xxx,把你的成名曲亮出来!”管老师说:“下一段路开始,我们得改成‘归心似箭’!”

转眼间,嘻嘻哈哈、哭哭啼啼的日子远去了,在师院新写的日记,捧在手里,感觉有了重量,可一切仍是让人很不满足。

凌晨三点,台灯的光惨白而刺眼。假如它是一盏心灯该有多好,此刻我的心里一定是暖洋洋的。

还记得高一时语文老师小芸在作文课上说:“你们有个学长,高中三年所有的作文都命题为《点亮一盏心灯》,他每一次都获得高分,因为内容确实写得很好,每一个主题他都点亮了一盏心灯。”去三里之前我把自己定位为点亮心灯的那个人,我愿把光亮照进孩子们的心。

其实,使我期待的更是因为终于要远离一些不快了,因此我在日记里写道:“我会更加忙碌,去爱一群不知道他们是否也爱我的学生。我将把这三年学到的东西加以运用,我要站在讲台上跟学生们交流,但是我不能乱开口,我得假装长着一副尊容,一张金口。哦,在这之前,我得先把职业照给拍了,穿上职业装以后,我看起来就像个老师了。”

两个月的接触,发现每一个孩子除了特别需要爱护,又是那么的淳朴善良,否则我不会看到他们红红的眼眶,他们也没有必要在夜里给我发来“老师,怎么办啊!我爸爸又喝醉酒了,他要打我和妈妈”诸如此类的话,现在的我也决不会像患病一样,满身不舒服。

回师院后走在校道上,少有人认出我来,一旦认出又无比惊奇:“你变了,变化好大啊!”回来后听到的更多话就是感叹:“唉,毕业了,所有的原形都毕露了……”

不用别人惊叹,我自己都能感觉得到。两个月了,我不再组织些疼痛的文字。每当在深夜里打开台灯,眼里只有课本、教案、试卷,还有孩子们写的一些心情日记,曾经的文字跳跃在纸上,如孩子们活泼俏皮的脸,这时只会觉得心中充满信仰,至高无上的信仰。有时候想发表点感慨,居然词不达意。

在这个凌晨,惨白的灯光下,我似乎又复活了原始的惴惴不安,几天的沉默融成笔墨,此刻我有不尽的倾诉欲望。那么,就随它凌乱不堪好了。

那天,除了对孩子们的不舍,心头还盘旋着一个疑虑——回去以后,我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又会回到原来那个安静的我吗?

此刻,我是还原那个靠喝回忆营养液保持清醒的孩子了。

死去当真是另一种存在吗?两个月的欢声笑语死去了,我又开始想拥抱这些残碎的孩子,直到他们鼾声入睡。­无论接下来的日子有多沉寂,总之,我终于如愿的在两个月之内将自己释放了一回,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不需要蒙面纱。

记忆深刻的是这两个月里两次去的观音庙,还有两次赏葵花。

首先是去观音庙,那时候阳光明亮,路边的向阳花开得好不欢快,采一朵夹在耳边,拍一张“带花的女人”,李老师不止一次的叫我“ws”,可我们都很快乐,虽然观音给我预测的婚姻、事业、平安并不十分美满。

再次去的时候,是一周之后,向阳花已经凋谢了一半。那时候心情沉重,我憋着一肚子话,就像前年的最后一天我去基督教堂一样,怀着无比虔诚的心,双膝一跪,泪水便像奔涌的泉水。同行的几位老师诧异地看着我,接下来来,在去韦寺村的路上,田园的各种风景,总也不能提起我的兴趣来,“班主任”问我:“你真的相信这个?”我说,我不信观音能普度,也不相信她的预测,但至少她道出了我真实的过往。

至于赏葵花,第一次是在下金,太阳已偏西了,葵花头有点垂,但还是能拍出很多好看的照片。快乐地穿梭在花丛中,像一只没有思想的小鸟,只需欢叫,管他白眼红眼抛来。

再次赏葵花,地点是白圩镇耀军庄,去的前一个晚上借着醉酒哭一回,以为就这么把一切哭得干干净净的。听说耀军庄的葵花更多更漂亮,也就整装上路了,还顺便去了状元村,古岩书院。三里有一条河,他们叫它“澄江河”,跟都安那条河一样的名字,我时常想,它们是不是同一条河流呢?或者世上每个角落的河流都是相同的,所以对着此澄江河,我居然也能想起了彼。打了几个电话,打给璇儿,打给嫂子,打给老三,听到许多“新闻”,心情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在耀军庄,我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葵花海,在山脚下,清水河的环抱里,几十亩地的葵花,在冬天的阳光中绽放,到处是金黄色。此外,还有穿梭在花丛中的人们,或观赏或拍照。或许在摄影家们眼中,一花一世界,所以他们不惜花很多时间去调焦,拍照。而对于怀着心事的行者,却是一步一江湖。

晚上下班的时候,73班的孩子们看我不说话,居然在班长的带领下,集体喊“笑一个……”

qq又发来了,孩子们总是问:“老师,你什么时候再来看我们?”

后来,有个孩子说:“老师,我爷爷离开我们了,爸爸也出了车祸,我好难过。”我除了像常人一样,说我所能安慰的话,却也在说不出什么了,也因此常常觉得,自己的任何安慰的话语都是如此苍白无力。每一次想说“我们先把自己照顾好了,才能去保护想保护的人,让他们平平安安。”回头看看自己,又说不出口了。

跟葫芦姐聊的时候,发过去一张照片,告诉她,照片上的孩子是个留守儿童,平常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说也无济于事,可有一天我找他闲聊的,一提到家里人,他哭得很伤心,让人心疼。良久,她发来一串问号:“什么是留守儿童?”我于是百度概念,努力解释,她很快回应:“哦,我们小时候也是留守儿童啊!”没有什么定义比姐姐说的更恰当的了。

这一刻,突然发觉,原来我与孩子们,都彼此点燃了那盏灯。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春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梦海晴空点评:

实习的日子总是特别难忘,那些美丽的画面总在实习结束后一一开放。
美丽的葵花籽,美丽的学生,美丽的师生情,在美丽而动人的文字里流淌。
欣赏真诚感人的细腻文章,问好春飞,层次再清晰些,会是一篇精彩的佳作。

文章评论共[2]个
親親伱额頭-评论

欣赏,学习,亲亲问好,(:001)(:012)at:2012年01月07日 晚上7:32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周末愉快!at:2012年01月08日 晚上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