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几次搬家,当你整理物品、打包装箱时,一定会惊异地察觉,在短短的时间內,竟然积累了这么多早该淘汰、早应丢弃的东西,以致成为今天令人懊恼的累赘。悟出:“当积累时须积累,该丢弃时必丢弃”的道理。
细细想耒,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漫漫的人生路上,谁都在不断地积累着诸如知识、财富、名誉、地位、亲情、友谊,以及挫折、压力、沮丧、烦闷和郁悒等等,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东西。在人生的每个关口,在人生的每个转折点,现实又会迫使你,而且自己也必须放弃、割舍、丢掉某些东西,重新面对另一些崭新的未知,没有半点商榷回旋的余地。
丢弃,特别是丢弃心灵深处、自认为定势稳固的"库存",是相当困难的,有时也是极为痛苦的。这是一种挣扎与奋斗的较量,是认识客观和重新定位自我的过程,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人人都必须经历和非得学会的一门课题。
任何一个掌握过、那怕是极小的权力,有一定地位的人,当现实迫使他放弃、交出手中的权力、让出位子,尽管思想上早有准备,但仍会有一种猝不及防的失落感。然而,必须明白,世界永远是后人的,时间老者总是那么偏心,钟爱年轻人。自已当年不正是得益于这种偏爰,从老一辈人的手中接过权力的吗?每个权高位显的人,都要经历这种似乎平静,却又惊心动魄的、上场与下场的角色转換与交替。曾国藩如是说:“居官是偶然之亊,居家乃长久之计。”当初,上得顺理成章;如今,成就上的臻限,理应放下造作的身段,下得顺其自然。不要再去追怀往日的“辉煌”,再说什么“相当年”,这只能让人厌恶反感,更不会引起他人的兴趣和惊叹。何不淡然一笑,从容不迫,不卑不亢地重新开始,如斯的胸襟气度,何等的潇洒超脫!
属于自已的财富,不能轻率随便丢弃,但绝对要丢弃对金钱、对物质、对财富的贪婪,这样尽管你会一度淸贫,可在紧要关头,绝不会沦为卖身求荣、遭人唾弃的乞食者。同时,“钱多到一定的程度,才知原来没用。”这句话没有人信,却是千真万确的,不然怎么会有“穷得只剩下钱”的困境之说。
巴尔扎克说:“名誉是一个很让人尴尬的商品,因为它要求付出的,有的是金钱买不到的,而且亦不能保存很久。”任何的名誉,都是时代的产物,时政的需要,具有较強的时限性,浓厚的政治色彩。长期的存在,是对名誉和历史的嘲弄,是对名誉拥有者的压抑。良知靠自己,名誉靠他人。不能仅仅遵从他人的意愿,曲意迎合别人的认同,而无情地限制自己的见地,去满足那颗久久不能解脫的虚荣心。如果把名誉在心灵中的位子空出耒,重新追求填充新的内容,人们才会发挥被禁锢太久的潜能,社会才会呈现一派勃勃生机。
一定要丢弃恩恩怨怨,所谓的“是是非非”,一定要丢弃伤囗处郁积的愤懑,一定要丢弃为自己解释的机会和权力。我若是烘炉大冶,有什么顽金纯铁不可陶熔;我若是巨海大江,有什么橫流污渎不可容纳。任何的品格不是由你已经拥有的东西所决定,恰恰是由你匮乏的东西所塑造。所以只有学会宽容大度,才能強其心志,固守一方自尊。
斤斤计较,琐琐碎碎,是生命中的一种霉锈,是生存的异化和敌人。丢掉它,是人生中的又一种解脫;丢掉它,也就丢弃了小市民的低级趣味和俗气。
能丢弃属于自己的选择,与一种缘份擦肩而过;能丢弃“千年等一回”的机遇,让幸运从眼皮低下美丽地溜走;能丢弃……,惟独不能丢弃的是人格,是自尊!
-全文完-
▷ 进入若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