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烦恼的根源在哪里若之

发表于-2012年01月29日 中午1:12评论-0条

烦恼的根源在哪里 

一位朋友拿来一本<心经抉隐>,求我为其用毛笔楷书把《心经》抄在宣纸上,以便装裱悬掛。据说这《心经》是唐玄奘所取所译,仅260字。而《心经抉隠》则是元音法师解读《心经》的讲稿,近20万字。为朋友抄完之后,我便翻阅浏览了几页,元音法师在“心经的五重玄义”中指出,人的“烦恼障”源于六点,即:贪、嗔、痴、慢、疑和邪见。出于好奇,觉得富有哲理,颇有玄机,细读了几遍之后,我认为人之所以烦恼,来自:欲壑难填;怨恨难放;心爱难舍三个方面。

一:欲壑难填

纵观古今,人类对于名、利、财、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贪得旡厌,多了还想多,好了还想好,正是执妄为真,追求不巳。然而,世上许多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老人们常说的那样,是你的不用争,不是你的争不来,争来也得丢。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你越想得到什么,就越得不到。这种“求不得”的现实,无时不在炙灼着那颗欲望之心。当过高而又不切实际的期望,当难以实现的目标达不到时,能不烦恼吗?

二:怨恨难放

人的一生当中,总有一两个让你怨恨的人,总有一两件让你伤心的亊,让你耿耿于怀,刻骨铭记。如果你天天记着它,时时回味它,就等于这些人和事,天天时时在重新伤害你。你忘不掉它,它就随时随地跟着你,随时随地伤害你。此时,伤害你的再也不是那些人和事,而是你自己。其实,时过境迁,伤害过你的人早巳不记得还有这么一码事,伤害你的事是不会再更改的。设想,你把这些人和事全部忘掉,统统放下,你会感到彻底地解脱,无比地轻松,再也无有什么伤心和烦恼。

三:心爱难舍

生死离别,人之常情。你心爱的人终究会离开你的,或者说你迟早会离开他们的。老的行将离去,小的长大必将离开,这些都不以你的意志而改变,一时难以接受,在所难免,烦恼大可不必。人类对于名权利的钟爱是天性,然而,几句古训要牢记:当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本来就是老百姓,早晩还是老百姓 。人民给的权力,人民也会收回。当初得到时顺理成章,如今交出也名正言顺,何烦之有,无官一身轻是何等的享受。

有句俗话如是说:“自寻烦恼”,细细品来,不是吗?许多烦恼不是外加的,而是自己想出来的,自已寻找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若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林步山人点评:

文字虽短,但意味深长。尘世间有诸多烦恼,诸多业障,可真的能放下的又有几人?偶尔能从红尘中抬起头来,能获得瞬间的解脱,足矣。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