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里之外的婆婆,再次打来了电话。这是两个月之内,婆婆急促地打来的第几次电话 ?她正在上初中二年级的大儿子,又n次逃学旷课甚至就要和别人打架了。她的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双胞胎儿女,学习成绩还在慢慢地下降,自己已经问不了了,如果她和丈夫再不回来,任其发展下去,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挂断电话,蔡迎春又一次陷入了茫然又焦灼的沉思中。
自从和丈夫一起外出到广州打工,到现在已经七年多了,期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想想最近的一次回家的时间也已一年多,将近两年了,最放心不下的,也是那三个孩子。俗话说的好,儿女是娘的心头肉,哪个孩子不让自己牵肠挂肚的心疼呢 特别是上次回家时女儿的那句眼巴巴的话:“ 妈妈,别的孩子放学回家时都有妈妈在门前等着,我放学回家时怎么就没有妈妈在门口等着呢?” 一想起来自己都泪汪汪的心酸难受。可又有什么法子呢 ?自己和丈夫都不是个官二代,可以以权谋钱,也不是富二代,可以以钱赚钱,或者坐享其成。自己只是一个农民,家里的二亩地只能顾得住温饱。但老的已开始老了,小的正在长大,花钱的事都接着了,不趁着自己还年轻,还能多出把力,多挣些钱,还能怎么做呢? 可挣钱又为了什么呢 ?每当和网友探讨这个话题,一番激辩之后,总会得到一个相似的答案 在改善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让孩子能过上快乐 幸福的生活。是的,如果孩子的生活不快乐不幸福,甚至以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做父母的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到时候内疚后悔自责都晚 了。自己也和丈夫不止一次地谈论过这个话题,在孩子和金钱的权衡之间,虽然都是以孩子为重,却始终下不了决心。是到决定的时候了。
蔡迎春和丈夫在同一家工厂上班,她在车间里做发料员,丈夫是厂里的保安队长,下班后或者节假日,她和丈夫都会再去兼职打些零工,挣些外快。疲惫劳累的丈夫刚到家,蔡迎春就趁着吃晚饭的空当,和他说起了此事。
一阵沉闷的谈话后,性格木讷的丈夫下了决心 “挣不完的钱,不能再苦孩子了,回家。”接下来就是怎么辞工回家的话题,不用多说,回家的自然是蔡迎春,无需理由: 女人心细,可以更周全的照顾孩子;再者,她的学历是初中毕业,上学时学习成绩又好,可以辅导孩子的学习。当初如果不是考虑家庭的困难,父母的难处,她执意放弃上重点高中的机会,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她一定能考上大学的。他们还考虑的是丈夫有力气,能多挣些钱。在丈夫的帮忙下,三天的时间,她就辞掉了工作,结清了工钱,踏上了归家的路。
她的归来,最最高兴的莫过于快十岁的女儿 ,围着她,又搂又抱又亲的。只要是在家,时时刻刻都步步不离地紧跟着她,给她讲学校里的事,讲同学的事,好像要把这两年她不在家时的事都急着告诉她,连晚上睡觉时也在她的被窝里,死死地搂着她的一只胳膊,才能甜甜的睡去,怕她再次出门远行似的。这使得她既欣慰又心酸,好在一切都过去了。小儿子也是整天一副喜笑颜开的样子,但毕竟是男孩子,比不得女孩家,只在比他晚出生十多分钟的妹妹撒完娇后,才对她说一些小伙伴的事,偶尔的,也嫉妒的说妹妹几句,也小狗般的撒个欢。只有大儿子,也许是青春期了,在她刚到家时露出些许的兴奋后,基本上就很少看到他高兴了,有时候还心事忡忡的,让她挂心。公公去世的早,独自在家带孩子的婆婆见到她回来,也似卸下了一副重担,浑身心的都轻松起来。白天按时地做好饭,她就心满意足的等待着孩子们放学,幸福的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吃的津津有味,欢快地听他们讲学校里的趣事;晚上晚饭后,她就坐在孩子们中间,辅导他们学习,享受他们撒娇。久违的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的家的氛围,让她有时候都反思自己当初的外出打工是否值得。
不知不觉的,已经回来十多天了,虽然说两个小孩子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青春期的大儿子也变得循规蹈矩,可她的心里负担还是骤然的加重起来,让她有时候心烦意乱的。
村里的同龄人几外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守在家的也基本都在本地的工厂或者工地里做工,一天到晚村子里都安静的昏昏沉沉,碰不到年轻人,如同几个在墙角的阳光下蜷缩着身躯无所事事的老人,让她找不到可以说话的人。和婆婆的共同语言也没有了,有时一天也难得说上几句,这使她感觉很压抑。孩子们有了依靠和温暖,她的心又开始了牵挂远方的丈夫,脑子里不时地想自己不在身边的他,能否吃的好,打零工时能否注意安全。更主要的是,每天都要花钱,少掉了她挣的那一部分,坐吃山空了怎么办 她开始考虑在家附近找工做的事情了。
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的婆婆很支持她的想法,说这样既能照顾孩子又能顾家,并重新揽下了给孩子做饭的活,让她安心地到离家不太远的地方找份工作。于是,她就满怀信心的到附近的厂子里一一的询问了。
没有蔡迎春想象的那样简单,两天时间下来,她都要心灰意冷了。厂子倒是不少,也很符合她的技术特长,可是工资太低了,每月才千把块钱甚至不到一千,和在广州的动辄两三千的工资相比较少的让她可怜。得干,挣得少总比不挣要好,这地方就这水平。经过反复的比较和婆婆 的商议,她决定到离家几十里外的市郊的经济开发区里的一个服装厂里做工,因为她在广州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而且,每星期还有一天的假期,再就是不加班的时候,她都可以回家和孩子们团聚,温暖他们。
做了没几天的时间,天气寒冷了,年关将近,加班的时间也多了,这使她很不适应,主要是天气方面的,她早已习惯了广州的气候。以前回来的时候,要么是在炎热的季节,要么在家里住不了几天,又匆匆地返回广州了,再说大多数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可以想法增加室内的温度。这次大不同了,工作时间还好些,一个大的厂房里,百十号员工散发的热量加上紧张干活挥出的热量,能暖和些,但是一回到宿舍就冻的让人受不了了,铺着电热毯盖着两套被子,还时常瑟瑟的发抖,使她不时的感冒。
蔡迎春咬牙坚持着,她的心中始终有一种信念支撑着她 她多受些冻,孩子们就可以多拥有些温暖,她多吃些苦,她的家就能多一分收入。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她坚信自己能挨过去这个寒冷的,并且会适应和战胜未来的每一个寒冷。有时候她还会嘲笑自己竟然受不了家里的天气了,才出去几年啊,在家生活已经几十年了。
每晚加班的时候还好些,下班之后累的乏的连洗刷都想免去,只想倒头便睡,上床就会酣然睡去。不加班的时候就难过了,虽说这样的时候少点。由于天气太冷,早上上班又早,所以就很少回家了,当躺在冰冷的床上,听着同宿舍的比她年龄稍大的娘们痴痴的笑着,肆无忌惮的说一些风*露骨的话时,她就会觉得心跳加速、面红耳赤、浑身燥热,不由自主的想起远方的丈夫,想他温暖的怀抱,想他健壮的躯体,使得她久久的不能睡去。在辗转反侧中,她又会想起家里的孩子,想未来的生活,让她犹如陷入了一场迷茫的境地,在里面左冲右突,却无可奈何。
下班后的手机上网中,她结识了一个本地的网友,没想到竟然距她所在的厂子没多远的一个单位上班,他那幽默的谈吐,善解人意的宽慰话,让她惊喜。在内心深处,不自觉的她把他当成了一个知心的、可以使她排遣孤独寂寞的、能倾听她说话的真心朋友。每当苦闷或者忧郁时,总会向他说几句,轻松一下自己。
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春节就要来到来,为了赶订单,厂里加班的时间更频繁,加班量也更重了,加上更加寒冷的天气,回家的时间几乎没有了,每当听到孩子们期盼的电话时,她都会觉得难受,但除了无力地安慰他们,她就只能不断的许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是否能够兑现的诺言 等天气暖和了就天天回家陪他们。
这天下午,看着眼前工友们笑称比猪食好点点的饭菜,望着急匆匆进进出出饭堂的工友们,她的心霎时莫名的抑郁起来,感觉身体的各个部位都那么的酸痛,想到又要机械的干上几个小时,想到家里孩子们那期盼的眼神,她的心紧跟着烦躁起来,她无奈又无助的掏出手机,想给远方的丈夫和家里的孩子打个电话,说上几句,却看到那个网友几分钟前刚发过来的聊天信息,问她今晚有没有时间,想请她晚上吃顿饭。她犹豫了一阵,思索了一会,就回了一个信息,让他在约定的地方等着,然后慢慢的起身,收拾好餐具,费尽口舌的请了一晚上的假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缓缓地向约定地走去。
路程不远,当她慢慢地走到地方时,那个网友已经在约好的一个小饭店的门口等着了,是个和她年龄相仿、看着很阳光可以说很帅的、让大多数女人见了都会倾心的一个男人,蔡迎春第一眼就留下了好印象,在心中产生了好感。饭店的一个角落里,那个男人富有磁性的嗓音,得体风趣的话语,使一杯啤酒下肚之后的她不知不觉的放下了矜持,抛掉了紧张,忘记了烦恼,心情轻松愉快起来,等到他们说笑着结束饭局时,本来不喝酒的她竟然喝下了整整的一瓶啤酒,走路都有些晃了。出了饭馆门口,网友搀扶着她在她的身边温柔的耳语,要到附近的一家旅社开间临时客房休息,她迷迷糊糊懵懵懂懂的的随口答应了。事后她仔细的回忆了一下当时的心情 有渴望也有害怕,有企盼也有侥幸,有怀想也有顺其自然,有无奈也有无助,反正,回来之后的种种情绪都混合在里面了。她不是个随便的人,却也在半推半就中背叛了丈夫。当她怀着愧疚和懊悔回到宿舍时,竟发觉自己心中也暗萌着一丝的满足,但她还是把自己严严实实的捂在被窝里,偷偷地啜泣了一阵,直到迷迷糊糊地迷茫睡去。
新年的气息伴随着街道上孩子们手里的炮仗扑鼻而来。可她上次约会之后不再那么压抑和郁闷的舒坦些了心情并没有保持几天,婆婆打来电话了,说大儿子又不去上学了,并坚决不再参加还有几天就举行的期中考试,愕然和气愤之后,她急忙请了假,匆匆的向家里赶去。
两个小孩子还没放学,婆婆也没在家,只有大儿子一个人正坐在房间里对着窗外阴暗的天空独自发呆。见她回来,也没有什么惧怕和恐慌。儿子的镇静,让她也平静下来。
“只要不让我上学,让我干啥都行 。”听完她严厉的质问和苦口婆心的劝说,儿子没有象往常那样答应她的要求,依然坚决地说。
“ 再上我也学不会,还不如让我趁早到社会上锻炼锻炼,还可以多挣些钱,为你们分点负担,等新农村时买套好房子。”
她没有想到儿子竟会说出这样的话,儿子成熟了,有些早熟,比她感觉的还要早,她不知该高兴还是该伤心。儿子说的也不是没有一点的道理,本村和邻村和他一般大的同龄人,好多都出去打工了,再逼他上学,照他这样的心态,这样的学习成绩,是不会有什么理想的结果的,最终的出路,依旧是打工,反过来说,就算考上了三本、二本甚至一本,不照样是满世界的找工作去打工吗?
苦苦的劝阻了将近一天,直到晚上,她依然没能够说服儿子,因为本身她的思想也不坚定了,并还在向着儿子的想法靠拢。晚饭后,她别无选择的拨通了丈夫的手机,想从他那里得到些许的支持,和前几次一样,丈夫的这次回答依然很淡定 :让她拿主意,她要让儿子怎么做他都没意见。她静静地坐在电脑边,看着眼前有点紧张的孩子,失望、愤怒和无助潮水一般的涌进她的心头,让她感觉寒冷,她的脑海里又显现出了一片迷茫,对生活的迷茫,对未来的迷茫,不知所措的迷茫,于是,她在qq号的头像旁用力的打出了困境两个字,在下面还打上了一行小字 :我何时才能走出困境。
不时的有网友给她留言,关心的问她怎么回事,也不时的有网友要和她聊天,但她都没有做出什么反应,只是静静的坐在电脑前,坐在拘谨的孩子们中间。因为没人知道她的困境是什么,所以没人能真的帮助她,她只有靠她自己。
经过大半夜的辗转思索,她终于下定了决心,就按儿子的想法办,虽说他的年龄还小,但个头不小,快一米八的半拉小子了,就让他出去受一阵苦,如果他受不了,自然想回家上学的。而她,把儿子送到丈夫的身边后也留在那里,她已经坚持不住,她要向也只能向生理、心里、伦理、现实的生活低头了。至于两个小孩子,如果可能就把他们带到身边上学去。
厂里还是要去的,否则,别说这个月的工资,连上个月的工资都要泡汤,这个月白做是必然的了,反正还有几天,好迁就,咬咬牙就过去了,她下面要做的就是找人给大儿子改大些年龄,办个身份证,让丈夫再给他找份工作,她再安抚好两个小孩子。
离过年还有五天的时候,厂子里终于放了假,并且发了一个月的工资,而晚上出发的车票却在两天前就托人买好了,一是这个时间外出的少,基本都是回来的,二是这个时候打工的都回家了,那里的工作好找。
大部分在外打工的人都回来了,和父母分别了许久的孩子们手里拿着成盒的摔炮,三五成群的在村子里窜来窜去,你追我赶的,在这里摔一阵,在那里摔一阵;打工回来的年轻人不知道寒冷似的,穿着单薄亮丽的衣服,和男友或者女友一起,满面春风的骑着电动车或者摩托车,满托着漂亮时尚的礼物,在城市和村庄之间来回的穿梭;辛苦忙碌了一年的成人们,则三三两两说说笑笑的,从集市上采购回丰盛的年货,为新的一年做着准备。整个村子里都洋溢着喜庆热烈的气氛。
蔡迎春怎么都高兴不起来。除了将要和她一起外出的大儿子,脸上不时地露出笑容,另外的两个孩子都是撅着小嘴,特别是女儿,这两天都是一步不离的紧跟在她的身后,说着不让她走的话,让她心酸。
午饭时她特意做了几个孩子们爱吃的菜,想给留在家里的两个孩子一点最后的安慰。大儿子去找同学还没回来,饭桌前只有她和婆婆以及留在家里的两个孩子。她脸上堆着苦笑,把平时他们最爱吃的饭菜不停地往他们的碗里夹着。女儿吃了几口,又泪汪汪的依靠在了她的身上,小儿子沉闷的狼吞虎咽了噻了几口,就一言不发的看着桌面发呆。
“ 快点吃啊,都是你们爱吃的,等会就凉了。”婆婆也是强作笑颜的打着圆场。
冷场了一会,蔡迎春想起什么似的,从贴身的衣服兜里掏出两张五十元面值的钞票,给了坐在自己右边的儿子一张,低头又塞到依偎在自己左面身边的女儿手里一张。
“过年了,爸妈给你们的压岁钱,爸妈不在你们身边,你们自己买点想要的玩具。”
儿子接过钱,看了看,随手就放在了桌子上,女儿依然靠在她的身上,把钱在手里折来折去的。要在平时,她知道他们都会欢呼的跳起来的。
“ 过年的钱在奶奶那里,想吃啥,明天就跟奶奶一块买去。”
“ 放心吧,我这两个孙子爱吃什么我心里最清楚,明天早上我就带他们赶集买去。”
婆婆不失时机的消淡着让迎春尴尬又伤心的气氛。
当大儿子欢快的回家来,急匆匆的往嘴里扒拉几口饭,这难熬的聚餐总算结束了,但离家的时刻也来了。
在村头路边等车的时候,迎春的一只手抱着女儿,一只手拉着小儿子,她想向他们再叮嘱些什么,却始终没说出口,她怕自己哽咽的情感控制不住,会让女儿眼里噙着的泪水滚落,让小儿子沉默的神情黯然。五个人,在人来车往的充满着喜庆的路边,在冷冷的寒风中,一言不发的默默地站立着。
公交车来了。在车门关上的那一刻,她猛然回头,用凄楚的声音对站立在车边眼巴巴的看着她的两个孩子说:“ 快回家吧,外边冷,要听奶奶的话,好好的学习啊,到时候妈妈回来看你们。”
透过车的后窗,在飞扬的尘土中,她模糊的看到小儿子一只手紧紧地拽着奶奶的一只手,另一只手在不时的抹着眼睛;女儿正扑在奶奶的怀里,失声的哭泣着。她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了出来。对不起,孩子,妈妈有妈妈的难处,等你们长大了,会体谅妈妈的。她在心底默默的想着。
车越驶越快,载着蔡迎春的忧伤,留下孩子们的哭喊,他们越来越远,直到相互之间再也看不见。
火车站里人流拥挤,大多数是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扛着大包小包的,满脸灰尘又满面春风的,奔向各自的家。儿子很好奇也很兴奋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迎春一脸的疲惫,一脸的茫然,坐在喧嚣的候车室的长椅子上,靠着行囊,木木的发呆。她一会想到远方的丈夫,心情就跟着轻松一会,她一会又想到家里的孩子,心情又跟着沉重起来。她不知此刻这一走,是走出了困境还是走进了又一个困境。
火车上,看着依然和她一样疲倦的乘客,想想还有许许多多的和自己一样,没能回家过年团聚的家庭,她长长地嘘了口气,把目光投向窗外脚步匆匆、行色匆匆的进站出站的人流。
火车开动了,缓缓地,缓缓地,冲入黑夜,冲入那座温暖的城市。
-全文完-
▷ 进入解三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