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生日,再也听不到母亲的祝福燕剪春光

发表于-2012年02月27日 上午10:00评论-2条

早上起得很迟,正在穿衣服,妻子推门进来,对我灿然一笑,“老公,生日快乐!中午我们去外面吃饭。”说着迅捷地在我脸颊印了一个浅吻,便转身上班去了。

临窗而望,天空乌云笼罩,大雾迷蒙,空气湿漉漉的,似乎伸手一握便可拧出水来。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恰如这初春乍暖还寒的天气,阴冷、潮湿、沉重。从昨天开始,我就一直闷闷不乐,脑海里层层叠叠变幻着母亲的音容笑貌,思绪纷飞,情难自抑。

今天是我四十九岁的生日,可是,那个给了我生命的人——我的母亲,却已经永远离开了我。我再也不能听到她那声亲切的生日祝福,感受那一份浓浓的母爱!

去年的今天,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吃午饭的时候,母亲的电话如期而至,“小华,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这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一句话,浓缩了母亲对我所有的思念和牵挂,所有的关爱和祝愿。一向对生日淡漠的我,听到母亲的这句话,心里就像注入了三春的阳光,温暖瞬间流遍了全身。当时我想,无论自己年龄多大,走得多远,只要每年生日能听到母亲这句“祝你生日快乐”,我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儿子。我做梦也没有料到,那竟是母亲给我的最后一个生日祝福!

记得最后一次听到母亲的声音是去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

那一天,是父亲的生日,我并没有忘记,打算晚些时候打电话问候。也是吃午饭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两下便停了,一看是大妹妹家的电话,我知道,那是母亲在提醒我给父亲祝贺生日。我即时把电话拨过去,是母亲接的。她的声音听起来和平时毫无二至,自然、平静、乐观。她说了几句就把话筒给了父亲。谁知道,这竟是母亲留给我的最后的声音!

去年的三月二十九日傍晚,居住在大妹妹家的母亲突发脑溢血,人事不知。虽然经过抢救和开颅手术,暂时保住了生命,但再也没有开口说一个字。我丢下所有的一切,日日夜夜守候在母亲病床前整整一个月。可任凭我怎样呼唤,她再也没有半点回应。在决定是否做开颅手术的时候,连主治医生都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母亲已经是七十五的老人,早在十三年前就已经中风。我依然没有放弃努力,我并不指望有多大的奇迹出现,我只是希望母亲能够稍稍恢复一些意识,哪怕仅仅是听到我的呼叫时有一些表情上的变化,我也会感到安慰。然而,我这一微不足道的的愿望终究没能实现,母亲在成为植物人三个多月后,于七月四日中午一点多钟,停止了呼吸,走完了她七十五年的人生之路。她离去时,我这唯一的儿子,没能守在她的身边。

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母亲的受难日。四十九年前那个初春的夜晚,在母亲一阵比一阵剧烈的疼痛中,我哭喊着来到人间。我的降临,曾经给母亲带来了多大的欣慰啊!

在我出生之前,母亲已经生下了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哥哥五岁那年,在井边玩耍,不幸掉入井中淹死了。失去亲生骨肉,本已经让母亲肝肠寸断,痛不欲生,而农村的那种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思想,更是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做人,似乎没有儿子就低人一等,没有儿子,生活就失去了意义。她就像一个在黑夜里行走的人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盼望着能再生一个儿子。

皇天不负苦心人,母亲终于盼来了她的星星和月亮。我的出生,给贫穷的家庭带来了欢乐和希望,母亲挺直了腰杆做人,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她不辞辛苦,日以继夜地照料我。那是一个饥饿的年代,由于营养缺乏,加上又很快怀上了妹妹,母亲的奶水严重不足。母亲抱着我,到处去乞讨别人的奶吃。为了我能多吃上奶,她极力地巴结逢迎人家,甚至以帮人家做工为交换。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母亲一直如蚌含珠,如履薄冰,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如果我生病了,她就心急如焚,如临大敌。

记得八岁那年,我得了一场较重的病——急性肝炎。母亲吓得魂不附体,跪着对医生磕头,求他一定要治好我的病。她和父亲为了治好我的病,动用了家里仅有的一百元存款。那是父亲几年前在南昌当工人时赚下的。不管家里怎样缺盐少油,母亲都从来舍不得用一分,可为了给我治病,她却不惜倾家荡产。

小时候家里很穷,平时连饭都难得吃饱,难得有什么好吃的。但每年的生日这一天,母亲总像变戏法一样,给我煮一碗香喷喷的面条,里面还藏着两个白花花的荷包蛋。故此,小时候,我总是像盼望过年一样,掐着指头计算着自己生日的到来。每每想起那鸡蛋和面条,就口舌生津,垂涎欲滴。

自从十五岁那年上了大学,便很少在母亲身边过生日。一个人在外乡求学的几年间,每到生日这天,心中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后来工作了,结婚了,生活慢慢地好起来,对生日渐渐没了感觉。偶尔妻子会张罗着到饭店去,但即使吃的是山珍海味,也不像小时候母亲煮的面条和鸡蛋那样,吃得那么津津有味,余香满口。

最后一次吃母亲煮的生日面条是1997年。那一年,妻子去南开大学进修,我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当时父母亲在我所在的学院做门卫,他们自己做饭吃。那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我正打算回家,母亲叫住了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给你煮了一碗面条。我当时觉得很突然,因为已经十八年没有在母亲身边过生日了,早已疏淡了那份小时候过生日的温馨感觉。我端起那晚面条,扒开一看,里面有两只白花花的荷包蛋。顷刻间,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小时候在家里过生日的情景历历在目。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仿佛在品尝世界上最美味的佳肴。

2000年后,父母亲回了江西老家,住在大妹妹家。每逢我生日这一天,总能及时接到母亲的电话,听到那句饱含母爱的生日祝福,十几年来,从未间断。“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而今天,我再也听不到那句来自母亲的最美丽的祝福,我成了一个没妈的孩子了!“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香根草”,此时,我真真切切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季羡林说过:“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注:指高粱饼子)。” 如果时光可以倒转,我一定要守候在母亲身旁,不再离开。

几年前,我偶尔听到了德德玛演唱的《人生中秋》,当时就被那忧伤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所震撼。我从网上下载了这首歌,并学会了自己唱。我一直把它存在手机里,不时地播放或者哼唱,唱到动情处,常常泪流满面。今天,在我四十九岁生日的日子里,让我再次唱起这首歌忧伤而深情的歌,把它献给天堂里的母亲。我相信,她一定能听见儿子的歌声: 

岁月到中秋,

白了我少年头。

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不能再见到母亲招手,

沉重的脚步难踏归乡路。

时光留不住风华少年,

岁月沧桑才知人生路。

附记:今天是先生四十九岁的生日,他非常伤感。我以他的口吻写了这篇文章,作为他的生日纪念,并怀念去年夏天过世的婆母。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燕剪春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亦源推荐:亦源
☆ 编辑点评 ☆
亦源点评:

佳节思亲,生日更能想起母亲,真情的文字,让我们再次沐浴了母爱的温煦,母爱是文学永远的主题,是首吟唱千万年不朽的歌,我们只有做好自己,才是对母亲的最好安慰。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聆听春天的声音,愿春风吹来阵阵好运,祝老朋友春安!at:2012年02月28日 晚上8:21

雪夜看彭城-评论

十分动人。at:2012年09月14日 晚上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