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黄昏,弄箫人北辰星

发表于-2004年11月30日 上午10:24评论-0条

(一)

又是一个黄昏,桔色的晚霞将天空装成彩锦一般,望着那过往的陌生的人流,心中又升起一股思家的情绪,使原本就抑郁的心徒增一段伤感。

于是一个人走出校门,顺着一条窄窄长长的小巷,信步走下去,向来我都是这样,每当心情烦闷时总喜欢一个人静静的走,痴痴的想,似乎把我自己置身于这个世界之外,希望在另一片天地中得到解脱。有时也曾妄想,人为什么会有感情,如果世人都失去感情,这个世界会是一片什么景象呢?不会再有忧伤、眼泪,也不会再有微笑和甜蜜,处处是冷漠?是嘲弄?还是个个如同行尸走肉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呢?人若有情人易老,月若无恨月常圆!终究诗话如此,但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又有谁希望自己是冷血呢?

天更朦胧了,回头一看,发现我已走出了好远,呀!该回去了,正待我转身之际,忽然从不远处传来一陈低沉的,又似有似无的箫声,是谁有如此兴致?我不禁停下了脚步细细听来。

从“呜呜”的萧声中听得出吹箫人的技艺不错,但这低沉的音调中好象隐含着无数的忧怨,像是在低呤,更如同哭诉,我本已略微轻松的心,又忽地低落了,像是有不尽的委屈却又无处倾诉,不觉间,妈妈又似乎出现在我的面前,面带微笑,慈祥地看着我,哦!妈妈,我见到妈妈了,我不顾一切地奔上去,眼前却是一片虚无,我什么也没抓到,我哭了,泪水无声地流尚。

箫声渐渐舒缓起来,曲调变得十分温和,像年轻的母亲哄宝宝时哼的歌谣。我擦干眼泪,由于好奇,忍不住又继续向小巷深处走去。

终于看见了,在一棵梧桐树下的大石板上坐着一位头发半白的老人,嘴边有一根箫,但此时没有吹,只是呆呆地看着远处出神,我既不忍心打扰人家,又觉得天不早了,再不回去,恐怕晚自习要迟到了,于是,我在黄昏的余晖中离开了那条悠长的小巷。

从那以后,我几乎每天放学后,都去那条小巷听那位老人吹箫,箫声依旧悲凉,我的心情也随之压抑,偶尔还会无声地流眼泪,尽管如此,我和老人从未说过话,他有时也会瞅我几眼,但终究无语,我也找不到合适的话题去说,因此,依旧是远远地站着,静听他的箫声。

就这样听箫似乎成我了生活中的一道风景,感情的依托,老人不再似以前那般冷漠了,偶尔也会问一句:“孩子,你很喜欢箫吗?喜欢就来听吧!”他这样问我,又像是自言自语,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冲他傻傻地一笑。

又是一个黄昏,当我和老人都正沉浸在箫声中时,突然在一个大门内奔出一个蜡黄色脸的女人,她直冲到老人身边,张开那张涂满口红的嘴巴大骂道:“死人,吹,整天地吹这烂竹管,明天老娘就要去旅游了,你却跟个送葬的似的吹这鬼东西。你儿子快下班了,快去给他煮饭。”老人哆哆嗦嗦地拿着箫,满目凄凉地看了我一眼转身走了,身后的女人依旧谩骂。

(二)

从那后,我再也提不起听箫的兴致,不知是因为课程越来越紧了,还是由于那个殷红嘴巴的女人使我恶心,总之,我已有月余没有去听箫了。

那个满腹忧郁手握竹箫的老人不止一次闯入我的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总是那双浑浊悲凉的眼睛,我越来越想见老人一面了。

一天,放学后我又去了,可是老人不在,开始,我觉得可能是我来早了,或是那个蛮横的女人从中作梗,不知不觉,我在那等了足有二十多分钟,真有点不耐烦了,我转过身来正欲往回走,只见面前走来一个老妇人,嘴里都噜着:“真是好人没好报哇!哎,这叫什么世道。”此时,老女人看见了我,又仔细地瞧了瞧,然后对我说:“你就是天天来这听萧的那个女孩子?”我嗯了一声。“姑娘,回去吧!你见不着老李了。”老太太的眼睛有些微红。

其实,我似乎已意识到了什么,但仍不死心地说:“为什么?”

老太太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姑娘,看在你和老李这么有缘的份上,我就告诉你实情吧?”

原来,自从那次离开后,老人一家发生了许多意料不到的事情。

那个凶蛮的女人——就是老人的儿媳,是个虐待老人,又死不讲理的碴,上月她和丈夫带着六岁的儿子小强去杭州旅游,本来三口人玩得高高兴兴,谁料有一天,正当她们娘俩在花园合影时,对面跑来一群孩子,其中有一个男孩正玩火枪,其余的孩子围着抢,也就在按快门的刹那,火枪走火了,一团枪沙,不偏不正,恰好打在了小强的脸上,顿时血流如注,玩耍的孩子们一看出了事,早就溜之大吉了,俩口子急忙把小强送进了医院,检查的结果真是令夫妇魂魄升天:脸上的伤倒无所谓,但由于枪沙太多,小强的左眼保不住了。

一周后,三口人回来了,个个垂头丧气的,老人看着小孙子蒙着纱带的眼睛问:“怎么了?”儿媳妇没好气的说:“问啥?丧门星,都是你!”老人没敢搭腔。

那个女人整天抱着儿子叹气流泪,男的四处求医无门,此时老人成了出气筒,其实他看着孙子心里不知有多难受,多好的孩子呀!今后的路可怎么办呀!

不幸的事又发生了,一天正当老人在厨房做饭时,晕倒了,等儿子回来,送往医院,经检查后,医生告诉他的儿子:老人已是胃癌晚期了,如果能开心一点的话,也就有三个月的时间了,他的儿子抽了抽嘴唇,没说什么......

老人在醒来后,在遭到了一个星期的冷漠、孤独后,自己割腕自杀了。

等医务人员赶到时,血已染红了洁白的床单,在老人的枕头底下发现了一封遗书。

老人要求他的儿子:等他死后,将他的角膜取下来,换给他的孙子.......

老妇人讲到这已是泪水涟涟了。

像是听故事的我也早已泣不成声了。

这是多么伟大的慈爱,又是多么强烈的反差呀!

正当我们各自悲伤之时,一个中年汉子走了过赤,老妇人鄙夷地扭过了头。

那个男看了看我说:“小妹妹,就是你常来这听箫吗?”

我惊疑地“嗯”了一声。

只见他从身边抽出一声箫,啊!是它,那根被凶女人称作烂竹管,而曾每天送我许曲调的箫。

“这......”我睹物思人,不知该说什么。

“收下吧!我爸爸的遗书上只写了两件事,第二件就是要将这箫送给那个常来听箫的小女孩,”并说:“谢谢你来听箫,,希望你能忘了他,以后快快乐乐的活着......”

他下面的话,我已听不清了,我接过箫,飞野似的跑开了,跑出了那条悠长的小巷,泪水洒了一路。

从那后,我决心要学吹箫,但不吹幽伤的调子,因为我既怕勾起那段伤心的往事,更怕我会伤老人那颗善良的心。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北辰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兰蝶
☆ 编辑点评 ☆
hugomyson点评: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城南居士点评:

一则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