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总理的随想北雪吟风

发表于-2012年03月28日 凌晨0:30评论-1条

对于朱镕基总理的钩沉拾遗真是感慨颇多,他令人尊敬之处在于不畏强势敢作敢为,在清廉自律警醒他人的同时努力还中国一片净土;虽然政治生涯短暂但却光鉴民心,做到如此已实属不易我辈黎庶目非蒙尘必铭于心。

翻开在任履历,不禁发觉如此豪迈的一位人物尽也长吁短叹无奈一生(贪腐未除心为是故),虽然他的愤怒让那些装腔作势的官爷反感胆颤但终究孤木难荫扼腕唏嘘。

我们为什么会对这位苍苍老者心系于今?

原因很简单无畏者刚也有心者强也,一切都为社稷之先至百姓协和是国人眼中合格领导清廉洁士,而对于清官廉吏当权者历来都是既敬且远民间百姓却亲而爱之孰是孰非自有公论一叶又焉能障目?。

而“清廉”这个词是华夏炎黄寻觅了数千年却又可遇不可求的奢侈之物,斑驳史册中奸佞之徒更是如星河耿耿不胜历数,廉洁之仕凤毛麟角百姓能得一位如遇甘霖。

君明臣贤民则幸之国则兴之天下兴之,

天下乃兴国运昌隆,四方来朝忧患消弭。

商有伊尹傅说,周有姜尚周公,春秋五霸之管仲百里溪范蠡与文仲。从韩赵魏分晋到汗初三杰中的张良萧何,历史证明贤能之辈有治国安邦之技,佞臣奸徒亦有颠覆社稷之能,江山兴亡百姓疾苦全赖政治清明保有一身之圄。做到廉洁实属非易,能名扬千古善始善终的更是不能。那位妇孺皆知流传万世的包拯包青天却是幸运的。不管戏文如何演说,他都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他几被奸臣丁谓所陷但仍无畏强权不逊私亲,能安然走到最后终其一生也可无憾,这期间当然有妥协在内,否则他亦难幸免,政治的漩涡是深不可测的,稍不慎便毁其一生。

另一位是海公,他的名头于包公相较要差些。但他却是不折不扣的清官,万历掌朝时他位居一品,临终时竟家无余资以购棺椁,官服补丁若垒,室内无门仅粗布做帘以充门面。他是位纯粹的清官,在他的眼里只有百姓利益除此无它。皇帝是强权的终极顶峰,无人敢望其项背,但他海瑞海刚峰不但望了而且还居然一纸上疏把皇帝大人骂了并且骂了个狗血淋头,而那个二十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居然没有杀了他从此他名传天下,他那份骂疏也成了“天下第一名疏”。

匆匆流年急急岁月,转舜之间大明以是风雨飘摇,举国上下一片惨雾愁云。是时,大漠孤烟中奔来的铁骑扬马嘶风将城阙关山瞬息踏破,于是清朝的时代到了。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个满汉交融的朝代实在是不怎么消停的,文化理念与信仰的差异注定他的到来是个多事之朝。雄主是打天下的,明君是守江山的,武将安邦文臣治国是千古颠簸不破的至理;于是明君贤臣就会不期而 遇。 他们有的为皇帝,有的为社稷,有的为仕途,还有一种人是为苍生。

清朝为百姓做官的很多都是名博千古随翻史料却只对一位情有独钟,他是何君?

——于成龙!于成龙字北溟号北山为康熙誉为天下廉厉第一。

他为人为官廉洁自律,冒上犯颜替苍生请命,终一生矢志不渝以至蜚声后世彪炳青史......

清官永垂不朽众口相传,贪腐之徒群蝇逐绕遗臭万年

历史的烟尘似已散尽回首先贤感慨良多,而总理不在其位亦不谋其政,他为何没有连任他的背后有多少我们不为所知的轶事其实都已是浮云了。那些我们似乎该记住的人却逐渐模糊了,有的人不需想起却便在唇齿之间了。我佩服他们的勇气魄力以及雷厉风行敢言敢做的豪迈气概,在中国政坛他们是华光四射的的偶像人物,他们不加修饰的言论比满文辞藻的官腔更富魅力更显真诚,百姓会记之于心传之于世并教之于人的。

这是什么?

这便是公道!

公道自在人心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北雪吟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哭泣在心点评:

内容饱满,有理有据,值得深思和思考!

文章评论共[1]个
金子川-评论

欣赏朋友文字!问好了!(:009)at:2012年03月30日 下午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