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清明今夜风月无边

发表于-2012年03月31日 晚上11:28评论-2条

“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又到清明,是活着的人与逝去的人相会的时节。每年的这个时节,南方总会是阴霾的天气,纷纷扬扬的细雨飘洒着,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雨洗清野,愁鸦悲啼,风吹哀草,唯见烟雨一片苍茫。 

据说,清明节传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相传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执政之前宫廷内制造阴谋,哥哥太子申生被逼自杀,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身边已无食物,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遗体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清明节传统由此而来。

二千多年前的历史早已湮没于滔滔的岁月洪流,晋文公与介子推在洪流里沉积千古,但清明的习俗却延续至今,成了今人祭奠先祖、缅怀先人、哀思逝去亲人的特别形式。

南方的清明,一向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无尽的哀思与痛苦,化作满脸的泪水在野间共风雨飘洒。风飘飘,雨潇潇,哀痛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销魂。

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愁,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满幽幽的愁绪和深深的哀伤。逝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谆谆话语,犹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香燃尽,泪洒干,风不息,雨未停,天已暮。遥望苍穹暮色,茫茫烟雨中的孤坟,悄无声息地静卧于斯,那坟前翻飞的烟灰,似是不眠的灵魂在与亲人道别:珍重,珍重,来年今日再来看我!不舍又舍,阴阳两隔,只待来年再相会。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年年有清明,而生命却只有一次,再怎样地追思缅怀逝者,逝去的生命也是回不来的,我们只有珍惜生命,珍惜自我,活在当下,好好活着,才对得起已故的逝者,才是对生命尊严的尊重。等到我们逝去的那天,无悔!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今夜风月无边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邹老宽推荐:邹老宽
☆ 编辑点评 ☆
邹老宽点评:

清明节,话清明,清明的历史,清明的文化,德厚传家远,我辈当传承。欣赏佳作。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2]个
罗军琳-评论

拜读,问好!(:012)at:2012年04月02日 晚上7:15

文清-评论

春天到,万物复苏人欢笑,祝你阳光明媚心情好!at:2012年04月03日 凌晨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