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谁的良心该受到谴责家住府河边

发表于-2012年04月27日 下午4:49评论-1条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不易,为了生计,为了前程四处奔波,太多的质量安全问题让人无语,我们还在时时为着自己的生命健康担忧,从孩子喝的奶粉,到食品,到如今炒得沸沸扬扬的毒胶囊,似乎这个世界没有什么能让我们放心。

安全,是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最基本的要求,当某一天这个安全让我们感到恐慌时,于是就有太多的责备。这种责备变成了追究责任后,又应该由谁来买单呢。作为一个生活在国家机器里的个体,我们将太多的理想与期望寄托给了这个机器里的各种规则。可是当发现这些规则原来是如此地脆弱和欺骗时,也许漫骂就成了人性最简单的宣泄。

于是我们骂那些误导我们的广告,他们似乎应该是罪魁祸首,那些广告里的明星在骗取我们的善良认知,赚着那些不义之财。当现代的媒体给了一种让我们出一口气的通道时,那种痛打落水狗的快感却渐渐让我们感到迷失。当一片骂声过后,那种解恨式的阿q精神胜利法让我们的心情感到格外的舒畅。于是当那些明星说,“我们也感到很无辜”时,没有人会同情他们。

作为公众人物,担当某种社会责任似乎责无旁贷。他们在媒体的频繁曝光使绝大多数人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他们让我们崇敬与向往,于是潜意识里的趋向性使之成为了我们生活一切的方向,他们说好,我们就会觉得好;他们的某种大义凛然更是让我们感到痴狂。当他们说好的的东西最后竟然是某种欺骗时,我们依赖的基本防线彻底崩溃时,当然是无法容忍的。

明星是什么?谁给了他们引导我们生活的使命?是我们,是我们自己的盲目逼迫,也成全了他们的地位,绑架上了道德的高台。对于他们来说,也仅仅是某种生存的方式而已,没有粉丝,他们就如同你我一样,从本质来说,应该都是平凡的个体。明星代言,也只是明星谋生的一种形式和手段。代言何种产品出了问题,从良心上讲,似乎是某种误导,可对于他们来说,不是质检部门,不是鉴定单位。谁出的钱多,谁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社会知名度,对于商家来说,二者都是相得益彰和各取所需罢了。从这点来说,将毒胶囊等产品问题的责任过多归究到他们身上,却是另种视线的误导。

担当毒胶囊问题责任的不是某些企业的良心,正如热播的《逆战》里的简博士所说的,当良心遇到几十亿的金钱时,那是显得多么地脆弱。是谁在维系着这基本的公平与正义,给老百姓最基本的安全感,我们的国家机器,我们的行政效能监督却习惯在此时无语。我们见惯了某些事情出了问题后,那些责任部门的及时查找问题很快收到成效的后续报道;我们也见惯了当某些领导格外关注时,事情能够解决得超乎完美。我们没有见到过程和监督的规范。正如毒奶粉事件曝光后,对于三聚氰胺的检测原来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手段时,我们似乎再也不相信谁在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如此喧嚣的媒体炒作,似乎总是在告诉我们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要相信这个世界谁能够给我们什么保护的诺言。当质监部分躲在事件的背后时,我们还有多少力量去谴责那些曾经带来欢乐和梦想的明星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家住府河边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金子川推荐:金子川
☆ 编辑点评 ☆
金子川点评:

读了笔者的文字,让我们心里很不舒服,其实,好多人都有不能推卸的责任,好多人的良心都该受到谴责,食品安全问题是大问题,是有关民生的问题,有关部门该大提警惕了!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共[1]个
家住府河边-评论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不希望媒体误导视线。国家机器不能将监管责任漠视,最大的灾难就在于规则的制定而不执行at:2012年04月27日 下午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