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肯定,这是一个以管窥豹的意见。我很少读叶广芩的作品。实际情况是,作为网络作家,我一向很少读当代文坛一切纸媒作品。最近我意识到,这也是个人对纸媒所怀的偏见使然。于是,我开始强迫自己阅读起那些我曾经不感兴趣的作品来。深感遗憾的,是目力所及并没有出现我所期待的强光,以照彻我的愚顽。《对您大爷有意见》也是这样。
作品的纽结是野竹坪乡党委四位书记对全乡人事作出安排的“秘密”会议,其中包含着“我”、乡党委书记朱成杰和林场职工鲜香椿三个主要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大体上说,就是曾经把朱成杰弄得很难堪的鲜香椿希望担任妇联副主[xi]一职,用五瓶自产的“鲜香椿”打动了挂职副书记体验生活的作家“我”,而“我”凭直觉断定,鲜香椿适合担任这一职条,于是,与朱成杰发生了冲突,结果,“我”的提议遭到了其他三位书记的嘲弄,鲜香椿也离开野竹坪,进城去开了一家宠物商店。很明显,作家希望用一个新的视角透视农村社会生活,对人物作出这样的安排,也使这一意图成为可能。关键在于,新观察者是否具备新的眼光。也就是说,作品中的“我”将是这部小说成败的关键。可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这一关键人物的面目却极其模糊。
首先,“我”似乎缺乏深邃独特的社会生活见解。作为作家必须具备这一最基本的素质,这且不去管它。我们所要讨论的,并不是作品中的“我”是否配作一个作家。但是,由于“我”在故事中是一个观察者,因此,她必须至少表现出其思想的独特性,否则,她的观察、感受与叙述就只能是一般化的,当然,新视角就变成了一般化的视角。
其二,“我”的性格是极其模糊的。作品不厌其烦地用插叙方式交代了我和朱成杰的关系,写了“我”对他的理解与宽容。可是,这种理解与宽容似乎与她作为挂职书记的无奈纠缠在一起,使这种品格也显得可疑。
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看,“我”认定鲜香椿适合担任妇联副主任一职,并在自己本不愿参加的党委书记会议上提出来,这种行为本身就草率得如同儿戏,很难理解为一位成熟的作家所为;在提议遭到嘲弄后,“我”马上感到“一切都无可挽回,索性张着嘴做出一副傻像”,然后提前离开了会场。显然,在这里,“我”更象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可是,作品的其它描写又让我们感到,“我”并不是小女孩,而是一个极具张扬个性的女人。比如,刚到野坪时,“我”就不顾朱成杰的反对,坚持穿旗袍参加全乡干部会议,引起了轰动。由此很容易看出,在服饰方面张扬坚定,在政治方面收敛懦弱,决定了“我”与朱成杰之间的冲突是表面化的,似乎可以看作时尚与封建的磨擦,而非思想与思想的对撞。于是,另一对人物即朱成杰与鲜香椿之间的冲突便成了支撑作品的骨架。可是,作品的叙述方式又把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处理得前重后轻,使整部作品显得瘫软如泥。
叶广芩是以表现皇城遗风,贵胄余韵和闺秀遗风见长的,近些年改写农村题材,其它作品如何,不得而知。不过,这篇小说适宜改写为挂职书记野竹坪乡游记,则似乎确凿无疑。
-全文完-
▷ 进入牧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